1.在喷涂的过程中,零件受热不超过70~80℃,因此零件不会产生内应力,也不会发生变形。
2.喷涂层的厚度比电镀层的厚度要大的多,可达10毫米,有时能达到15—20毫米。
3.根据对喷涂层的要求可以采用与零件材料相同或不同的喷涂材料,并可以在各种金属、塑料、碳素、木材等材质上进行喷涂。
4.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用于修复磨损零件的价值,根据现场的资料统计
喷涂价格
1.在喷涂的过程中,零件受热不超过70~80℃,因此零件不会产生内应力,也不会发生变形。
2.喷涂层的厚度比电镀层的厚度要大的多,可达10毫米,有时能达到15—20毫米。
3.根据对喷涂层的要求可以采用与零件材料相同或不同的喷涂材料,并可以在各种金属、塑料、碳素、木材等材质上进行喷涂。
4.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用于修复磨损零件的价值,根据现场的资料统计仅为新零件的10—60%。
5.喷涂的设备和工艺操作比较简单。可不受零件形状的限制。在喷涂后可以采用各种机械方法进行加工。
对喷漆间的技术要求:
1.进入喷漆间的空气必须经过严格过滤,以确保空气中无尘埃。
2.喷漆间内空气流向必须沿重力方向由天花板流向地面,且空气从地面排出,并经过滤为较清洁的空气。
3.保证每分钟内喷漆间空气完成转换2次,因此,室内空气流速应在0.3-0.6/s。空气流速过大,涂料损失过多,涂层状态不良,空气流速过小,影响溶剂的正常挥发。
4.具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5.确保喷漆间内不出现负压。可以通过控制进排气量来实现,进入喷漆间的空气量应略多于排气量。
6.喷漆间的作业噪声不允许超过85dB。
7.符合防火要求。
涂装设备工艺时间有所偏差
有的设计者为了降低造价,经常会通过减少工艺时间来达到目的。一般常见的有如:1,涂装生产线前处理过渡段时间不够,这样就会造成串液;2,固化时没有考虑到具体的升温时间,造成固化不良;3,喷漆流平时间不够,从而造成漆膜流平不够;4,固化后冷却时间不够,这样从耐导致了喷漆(或下件)时工件过热或者是不够固定.
输送设备设计不当:
从设计角度来说,这工件的输送方式是有多种的,如果设计不当的话,容易对生产能力、工艺操作、上下件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常见的有悬挂链输送,其负载能力、牵引能力都需要计算和干涉绘图。链条的速度对设备的配套也要有相应的要求。涂装设备对链条的平稳性、同步性也有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这些方面都要考虑得当才是.
涂装时出现咬底的原因是:
1.底、面漆不配套,面漆溶剂对底漆有溶解性;2.底漆层未干透即施喷面漆;3.面漆一次施喷过厚。
预防措施:
1.避免直接喷涂于油性色漆等单组份漆膜上;2.在不配套的底面漆间加喷灰色中涂漆;3.施工时宜薄喷数遍,每遍间留足闪干时间。
修正方法:
待漆膜彻1底干固后,铲去咬底部位,填补底灰,干燥整平后加喷中涂层后再喷面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