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温室栏舍的建设方案
传统猪舍拥挤、潮湿,夏热冬冷,臭味浓重。这样的环境不仅影响猪的健康,且臭味和排污也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基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人工成本等因素,近年来,在新型养殖栏舍的建造形式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探索。本建设方案采用了清洁栏舍的设计思路,为生猪养殖提供一个新型的、健康的、的环境。
本项目以降低室内外臭气、实现清洁型猪舍的环境控制为
节能日光温室设计
清洁温室栏舍的建设方案
传统猪舍拥挤、潮湿,夏热冬冷,臭味浓重。这样的环境不仅影响猪的健康,且臭味和排污也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基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人工成本等因素,近年来,在新型养殖栏舍的建造形式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探索。本建设方案采用了清洁栏舍的设计思路,为生猪养殖提供一个新型的、健康的、的环境。
本项目以降低室内外臭气、实现清洁型猪舍的环境控制为主要目的,兼顾降低能耗,并使室内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要求的舒适状态。在猪场采用新型设计方案的同时,还提出了一年中不同季节猪场运行模式,每个季节采用不同的装备运行模式,使得猪舍在环境控制的同时兼顾节能。本方案集成了多种配置:采用铺设架空楼板作栏舍地面、的防腐蚀畜牧板作围护材料,配置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机械刮粪系统,除臭通风系统(由上部进风管和粪槽排风机组成)。

温室大棚设计基础的预埋深度
温室大棚设计基础的预埋深度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 m,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地基在施工时不受扰动;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挖好后立即铺筑垫层。深不宜大于原有温室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温室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取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温室外围护墙面的基础埋深度应在常年冻土层以下,当冻土层深度较深(>1.5 m)时,为节约投资,可将基础埋深设计在冻土层以上10-20 cm;对于室内柱基或墙基,一般应考虑温室冬季运行时,室内不会出现冻土;基础埋深不受冻土深度的影响,主要应考虑不影响室内作物耕作和满足地基持力层的要求,一般可埋设在地面以下0.8--1 m.
温室设计不合理的影响
温室设计不合理的影响
抗灾能力差,遇灾损毁严重
2009年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暴雪损毁了 6 666.7平方千米(10万亩)左右棚室。2012年夏季中东部地区洪涝灾害导致温室损毁严重,轻者墙体开裂、 局部坍塌,重者墙体垮塌、骨架折断。其主要原因是防灾、抗灾意识较差,设施结构设计不合理。
缺乏区域性的温室大棚设施设计和建造标准
在设施发展中,由于没有适合当地的设施标准, 在设施结构设计、建造中随意性强,造成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建造质量较差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已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温室大棚沼气加热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沼气加热系统设计
沼气加热系统由沼气池、沼气锅炉热水采暖系统组成。沼气池选用曲流布料沼气池中的B型6m3的沼气池,内径为2.4m,壁厚为80mm。每间温室大棚中布置1个沼气池,沼气池进料口在温室大棚后墙外,紧靠后墙位置;中心管口在人行道上(靠近后墙),不占用多余的地面;出料口在温室大棚中,以方便沼气池出料,原地使用沼渣、沼液,节约成本,且由于沼气池在温室大棚内,环境温度高,出气量较大。每个沼气池的出气管在地下安放,将各个出气管再接在一个总输气管上,出气管通过后墙由总管道引入工作间,经缓冲罐后再次引到北墙外,经空压机后接入压力贮气罐,通过压力贮气罐引入工作间,供给锅炉和沼气灯。
沼气锅炉热水采暖系统是以热水为热媒的采暖系统,由提供热源的燃气(沼气)热水锅炉、热水输送管道、循环水泵、散热器以及各种控制和调节阀门等组成。该系统由于供热热惰性较大,温度调节可以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热损失较小,运行较为经济。散热器布置在温室大棚后墙,离墙距离为30mm,此时的传热量,墙壁的吸热也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