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优化资产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事业单位采用人工+Excel的资产管理方式,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为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需要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帮助单位简化资产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摸清资产家底,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1、落实管
电力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优化资产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事业单位采用人工+Excel的资产管理方式,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为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需要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帮助单位简化资产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摸清资产家底,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1、落实管理责任
系统可助力事业单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组织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各项工作,并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让使用人员负起责任,爱护和使用好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利用。
2、细化资产使用环节
系统可协助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产验收、入库、领用、退回、借用、归还、损坏、维修、调拨、折旧、报废、清理和盘点等重点环节,查漏补缺,明确操作规程,确保流程清晰、管理规范、责任可查。
3、加强内控
系统可协助事业单位强化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采购、财务、人事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管理合力。
4、资产卡片管理
系统可协助事业单位做到一物一卡、不重不漏,而且卡片内容符合规定格式,载明固定资产基本信息、财务信息以及使用信息,并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动态更新,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中如实反映。
5、清查盘点
系统采用条码扫描方式进行盘点,提升盘点效率、准确率,并在盘点结束后生成盘盈、盘亏和盘点报表,助力事业单位掌握并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6、完善追责机制
系统可协助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损失追责机制,落实损失赔偿责任。对因使用、保管不善等造成的固定资产丢失、损毁等情形,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认定,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实物资产的管理牵涉面非常广,一个单位内所有的员工几乎都可能涉及,管理的难度不小。资产的申请购买、采购入库、领用保管、维修保养、报废报损、馈赠转让等一系列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审批记录很多,因此对于实物资产的管理是其生命周期的管理,是连贯而持续的。
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要求权责落实,使用者享有使用权的同时必须付好管理责任,一旦管理不力出现损失,还必须承担相应的费用。当没有详细的资产信息记录时,资产管理的责任只能停留在纸面。
此外,资产管理者还面临很多的工作困难,如:
1、各种与资产相关的审批(如申购、调配调拨、报废报损等)分散,资产相关信息的来龙去脉被人为割裂,无法获知完整的信息。
2、因为信息分散,所以必然存在信息的导入操作,工作量加大,错误的出现也难以避免。
3、没有提示或预警,忽略了资产的质保、维保日期可能导致产生不必要的费用以及不必要的损失。
4、每次资产盘点,由于账上的资产位置与实物资产位置有出入,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寻找资产路上,而且有了员工为了应付,简单盘点一下就结束了,造成资产与实物的不符。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出现,可以很好以上管理的各种弊端,带来更的资产管理效果。
1、每当资产进行了领用/退库、借用/归还、资产调拨、维修、清理报废等操作后,都会生成一个操作记录,方便对当时操作情况进行追溯,减少资产流失。
2、每当资产有了更新后,系统都会自动进行资产信息的更新,比如使用人、存放位置、使用部门、使用状态,保证了实物与系统一致,不用担心找不到资产、以及对应负责人了。
3、采用了移动端扫描二维码的盘点方式,管理员可随时点开盘点单,对固定资产进行抽盘,避免错盘、漏盘问题。全员盘点可让员工盘点自己名下的资产,管理员盘点公共区域没有使用人的若干资产,让盘点更加快捷。每当资产盘点结束后,还可以生成盘点、盘亏和盘盈报表,并可进行导出查看,做到实账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