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物流连接着制造业的采购、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制造业与物流业日益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降低企业采购商品成本,提高企业采购商品可得性,提高产业附加值。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是一个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产业
小汽车托运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物流连接着制造业的采购、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制造业与物流业日益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降低企业采购商品成本,提高企业采购商品可得性,提高产业附加值。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是一个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产业化分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因此,物流业与制造业既相互依托又相辅相成,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物流业规模扩张,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已有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部门协调联动不够,未能形成合力。
对国内外物流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
综观国内外物流业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国内外物流业仍将保持发展态势。随着制造企业流程再造和物流外包,社会物流需求大幅上升,第三方物流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2、物流中心城市、大型物流企业先发优势突出。现代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化、一体化程度逐步提升,并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催生了一批世界性、性或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和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加快物流向这些大城市和大企业的集中,同时必然排斥物流要素向其他大城市和大企业集中。支持物流园区开发运营商与港口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交叉投资,共建信息平台,实现双赢互动发展。
3、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将更依重于物流运行效率的提高。物流业发展将大幅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制造业、商贸业调整升级和增强整个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是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完善的必由之路。全省“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口岸、行业信息平台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人口多、市场大,消费品物流发展前景良好。我省是人口大省,经济腹地广阔,近1亿人口本身就可以带来庞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46亿元。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力提高,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业态不断,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郑州国际机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吞吐量增长,已被确定为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
对我省发展物流业的基本判断
目前,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布局已经基本完成,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布局,预计未来3年内将完成在我国的节点布局,未来5年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完成性布局。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各省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力度,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高点。未来5~10年将是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面临周边重点城市激烈竞争的压力集中期。遵循物流要素向大城市、大企业集聚和先发优势排斥后发优势的规律,我省物流业发展必须在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内形成赶超发展态势,占据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高地,才能有效防止被边缘化和形成周边物流中心喂给市场的危险。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我省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把区位、交通、资源等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物流、市场等综合竞争优势,将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抢抓发展机遇,紧紧抓住未来5~10年物流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打牢发展基础,取得发展优势;必须坚持集聚发展,中心城市与其他物流节点城市之间,应避免同构竞争,努力形成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必须着力解决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加快实施促进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多项战略举措,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物流业跨越式发展。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业态不断,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