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钛钨钒类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基本采用600-615℃的煅烧工艺,但是实际上,根据组分的不同,不同金属之间的作用键的形成温度也是不同的[2]。本旨在探讨生产中不同煅烧温度对蜂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有分析得出:催化剂表面沉积的飞灰主要是一些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与烟气中的飞灰相比,硫酸盐化的颗粒数目明显增加,As和Na等元素更容易在小颗粒上富集,进而对催化剂造成严重。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
水泥脱硝催化剂
目前,钛钨钒类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基本采用600-615℃的煅烧工艺,但是实际上,根据组分的不同,不同金属之间的作用键的形成温度也是不同的[2]。本旨在探讨生产中不同煅烧温度对蜂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有分析得出:催化剂表面沉积的飞灰主要是一些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与烟气中的飞灰相比,硫酸盐化的颗粒数目明显增加,As和Na等元素更容易在小颗粒上富集,进而对催化剂造成严重。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的主要类型有蜂窝式、板式和波纹式,结构如图1 所示。蜂窝式催化剂表面积大、活性高、体积小,目前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平板式催化剂比例其次,波纹板少。

通过对比得出,500℃煅烧的催化剂产品,表面微孔结构更细致均匀,比表面积比550℃和600℃的分别高4.3%和12.5%,可以达到72m2/g。150℃-270℃之间,相同烟气温度的工况下,500℃煅烧的催化剂脱硝效率比550℃、600℃对应的催化剂分别高5%、8%,且500℃对应的催化剂强力并未减少很多。此中的结果可以对实际生产起到指导意义。
对低温蜂窝脱硝催化剂制备工艺中煅烧工艺的温度进行考察,通过对比不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500℃煅烧的催化剂产品,表面微孔结构细致均匀,比表面积比550℃和600℃的分别高4.3%和12.5%,150℃-270℃之间,相同烟气温度的工况下,500℃对应的催化剂脱硝效率比550℃、600℃对应的催化剂分别高5%和8%,同时强度并没有下降很多。
在均相催化中,催化剂跟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通常结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物即活化络合物。这一过程的活化能通常比较低,因此反应速率快,然后中间物又跟另一反应物迅速作用(活化能也较低)生成终产物,并再生出催化剂。该过程可表示为:
A+B=AB(慢)A+C=AC(快)AC+B=AB+C(快)
式中A、B为反应物,AB为产物,C为催化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