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的技术措施
在人工挖孔桩过程中施工要点为:护壁砼配合比、孔口放样、每节中心位置以及孔深测量。要求施工中及时记录每节施工土质、渗水量、中心偏位、起始深度等。
1、开挖前清除现场杂物,整平夯实,放样,四周距孔中心桩1米处设4个保护桩,十字对称布置。在井口护壁施工结束后,将桩中心标注在井口护壁上。
2、同排桩基开挖时,采用间隔挖孔,群桩开挖时,应采
矿用钻机出租费用
人工挖孔桩的技术措施
在人工挖孔桩过程中施工要点为:护壁砼配合比、孔口放样、每节中心位置以及孔深测量。要求施工中及时记录每节施工土质、渗水量、中心偏位、起始深度等。
1、开挖前清除现场杂物,整平夯实,放样,四周距孔中心桩1米处设4个保护桩,十字对称布置。在井口护壁施工结束后,将桩中心标注在井口护壁上。
2、同排桩基开挖时,采用间隔挖孔,群桩开挖时,应采用梅花形开挖,以避免开挖过程中对相邻桩基护壁影响。遇上轻微流砂时,将护壁长度缩短为0.5m,减少开挖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
3、挖孔时,采用每进尺进行一次砼护壁,砼护壁标号应不小于C25。护壁模板宜采用定型二半圆合一的喇叭形钢模,护壁厚度在12-20cm,采用集中拌和,钢棒捣实,护壁后每节上孔径按设计桩径下口孔径大于设计桩径16cm。当护壁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护壁渗水时,要及时处理。渗水较小时,可用防水材料直接堵塞。对水量稍大的孔,可以打入木楔,周围再用防水材料封闭。对水压大、渗水量大的孔,根据孔径大小,可选择相应的塑料管嵌入导流,周围用防水材料封闭,在开挖桩孔时,用泄水管将水引出孔外,在浇注桩身混凝土前,用铁丝将管扎牢并切断。
4、每一节开挖前,在孔口恢复中心桩后,用吊锤放样该节孔中心位置,以防出现桩心偏位。粘土层采用镐挖锹铲,硬土层及强风化岩层采用风镐破碎。
5、挖孔至10m以下时,采用鼓风机通风,使孔内保持新鲜空气。在空气中灌注混凝
土,通常采用串筒下料、分层振捣或短护筒直接投料的方法施工。实践证明,用两种方法结合施工,更能保证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因为要将地下水的影响降到低,就要尽可能加快灌注速度,要求集中足够数量的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完成浇注,以便利用混凝土自身的重量压住地下水的渗入。
人工挖孔桩基础验收规范你知道哪些?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高相近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待成桩完毕后验收,当桩顶设计标高施工场高时,应待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收。
2.基桩验收应包括下列资料: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情况。
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4.成桩质量检查报告。(小应变)
5.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载试验、抽芯等)
6.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
3.承台工程验收时应包括下列资料:
1.承台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与检查记录;
2.桩头与承台的锚筋、边桩离承台边缘距离、承台钢筋保护层记录;
3.承台厚度、长宽记录及外观情况描述等。
人工挖孔的施工工程
1开始人工挖孔前,要平整好场地,清除地表松软土层和一切杂物,布置好控制网,根据监理复合过的桩基位置,采用十字交叉法订立每一孔桩的位置,并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
2根据设计桩径及护壁厚度在地面上放出开挖线,然后向下挖深1m,浇筑混凝土井圈节护壁。井圈应高出地面20cm,且应加厚10cm。而后将桩位纵横中心线测放到井圈上,并测出孔口控制高程,以利于下部掘进的高程控制,且要求井圈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cm。井圈高出地面还有利于防止地表水在施工过程中进入井内。
3修筑钢筋混凝土井圈应保证护壁的配筋和混凝土浇筑强度。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cm,每节护壁在当日施工完毕后宜养护24h后拆除;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止造成事故。该工程中原设计护壁为C10素混凝土,厚度0.1~0.2m,考虑到设计强度低,在施工中改为C20素混凝土施工,这样经过24小时后拆模强度可达3mpa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增加了施工的安全系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