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作为四大玩石(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之冠的太湖石,属于自然天成的石头。唐代吴融在《太湖石歌》中生动描述了太湖石的形因:“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若人雅士的赏石之风,晋代陶渊明醉卧“醒石”之上可谓是开创了先河。但赏石之风盛行乃始于唐朝,就赏石文化名人而言,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太湖石记》可以说是杰出的代表。太湖石是江南园林的标志性景观,石上的弹
太湖石假山
太湖石
作为四大玩石(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之冠的太湖石,属于自然天成的石头。唐代吴融在《太湖石歌》中生动描述了太湖石的形因:“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若人雅士的赏石之风,晋代陶渊明醉卧“醒石”之上可谓是开创了先河。但赏石之风盛行乃始于唐朝,就赏石文化名人而言,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太湖石记》可以说是杰出的代表。太湖石是江南园林的标志性景观,石上的弹窝,尤是经典。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早眼宛转险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始有人玩赏,到唐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
太湖石以造型胜,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色为多,少有青黑石。太湖石一般体量较大,可达三五丈,几尺至丈余的为中等,一二尺高的比较少,故特别适宜布置苑圃庭院,而作为室内清供的比例相对来讲较小。 太湖石是大自然巧夺天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太湖石可谓姿百态,异采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全是自然天成,超凡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它重复,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上佳选择,是一劳永逸的绿色工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