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及其构件的防火主要是测定其耐火极限,并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的要求,采取提高木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目前无论是木结构房屋建设单位,还是承建单位,没有人重视和实际进行木结构物理性能试验,也没有对木构件和对五金连接固定件的试验,只有少数人会提及,少数人会照搬书上的数据和说法,而没有人真正会去做,更没有人真正会做。木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某种构件在专门的炉中,按模拟火灾温度(700~1
木结构公司
木结构及其构件的防火主要是测定其耐火极限,并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的要求,采取提高木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目前无论是木结构房屋建设单位,还是承建单位,没有人重视和实际进行木结构物理性能试验,也没有对木构件和对五金连接固定件的试验,只有少数人会提及,少数人会照搬书上的数据和说法,而没有人真正会去做,更没有人真正会做。木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某种构件在专门的炉中,按模拟火灾温度(700~1000°C)的火焰进行燃烧,从开始到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对承重构件就是失去承载能力)的时间。

如用厚度为 5厘米的方木胶合的门扇,其耐火极限为 1小时;截面为17×17厘米的木梁,其应力达到10兆帕,耐火极限为40分钟;截面为15×15厘米,高3.5米,应力达到4兆帕的木柱,25分钟后才破坏;而截面为29×29厘米的木柱,应力达6 兆帕,50分钟后才破坏。由此可见,木构件是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特别是截面较大的构件。这是因为木材是由中空的细胞组成,热导率较小。并且木材在燃烧过程中,在表面形成一层木炭,而木炭也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因而减慢了木材的热分解。而截面为29×29厘米的木柱,应力达6兆帕,50分钟后才破坏。
总的来说,轻型框架建筑的木制结构在一个建筑没有完工之后是不暴露在外的,内外部的装修可以保护木制框架。另一方面,在梁柱结构绝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结构的构件是暴露在外的。当裂缝与桁架受拉下弦连接处受剪面重合时,将降低木结构的安全度,甚至导致破坏。这些暴露在外的木头颜色和纹路会使得整个建筑从内外部看来都非常的美观舒适且十分特别。



由于外观是非常重要的,在储存,交付,安装,调整和联结的过程中就必须对材料进行特别的维护,以防其受到任何损坏或受到天气的影响。
安装工作一旦开始,整个工程就必须尽快完工,以防建筑由于吸收水分而变形,由于吸收了水分,太阳爆晒和色素而变色,或者是由于金属连接件生锈而出现斑点。


木制别墅的特性优点
抗震性
木制别墅在地震中有很好的生命安全性能,木制别墅采用榫接建造,主结构交错连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作为一种结构材料,木材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材料。木材轻质高强,因而地面加速度在木建筑物上所产生的能量没有其它建筑物大。木框架系统的另一个额外优势是其柔韧优于其它材料,可以吸收并消散能量。在这种建筑中,木构件细小、尺寸规范、间隔紧密。大多数的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构成墙壁骨架的垂直墙骨;构成楼板的水平搁栅;以及支撑屋顶的椽木或衍架。当墙由斜撑木板或轻质木基板材而形成墙覆面板时,它具有了侧向抵抗力,并进而形成了一个剪力墙系统——轻质、高强、且建造。三间正殿高大雄伟,据实际测量,面宽十一点六二米,进深九点九米。所有部件共同支撑建筑物,使之可以抵抗重力、风及地震。实践证明,木结构在各种极端的负荷条件下,均表现出其稳定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即使强烈的地震使整个建筑脱离其基础,其结构也经常完整无损。木结构韧性大,对于瞬间冲击荷载和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所有结构中具有抗震性,这一点在许多大震区已得到充分证明。在日本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中,保留下来的房屋大部分是木结构的房屋。







木材作为一种永恒的建材,古老而又现代,木结构建筑在风格特性上与城市特点相呼应,彰显人文特点。天然材质使建筑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消除建筑本身作为外来物的冰冷感觉,木结构建造的灵活性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化,人性化特点。在木柱下面设置础石,既避免木柱与地面接触受潮,又防止白蚁顺木柱上爬为害结构。木结构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更有利于结合文化特点,焕发历史神韵又不失现代气氛.木结构建筑将为建造的不仅是可供使用的建筑实体,更成为一座座人文景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