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锂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复杂、相互制约的产业,动力电池非标准化设计会导致退役动力电池再重组的高成本、高风险,以及拆解难度加大,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或新能源车企承担回收责任但可能不掌握废旧动力电池的拆解回收技术,动力电池的非标准化测试和评价不利于退役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需要系统协调产业链各相关主体,以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目前绝大部分电动汽车
新能源动力电池大量回收
退役锂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复杂、相互制约的产业,动力电池非标准化设计会导致退役动力电池再重组的高成本、高风险,以及拆解难度加大,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或新能源车企承担回收责任但可能不掌握废旧动力电池的拆解回收技术,动力电池的非标准化测试和评价不利于退役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需要系统协调产业链各相关主体,以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目前绝大部分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尚未退役,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生产、综合利用等企业之间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回收服务网点、废旧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综合利用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协同联动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目前还远未建立。
退役电池在进行梯次利用之前,首先要经过机构的检测评估,确定电池的容量和各项性能是否能够达到梯次利用的要求。而考虑到应用场景不同,对梯次利用电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随着未来我国梯次利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建立切合应用场景的评估标准就非常必要了。
我国有必要从战略高度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来保障未来对大批量动力电池安全有效的回收利用。为此,需提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行业的发展方向,依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地方、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监督与指导。同时,还应开展多样化的鼓励措施,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中心,在电池产量日益增加、产品大量投放市场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已经迫切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关于废旧锂电池的回收。随着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整车及动力电池企业的积极介入,我国的电池回收产业终将会循着健康有序的良性轨道发展。
新能源汽车市场2014年开始高速增长,而新能源汽车早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就已出现,按照相应的报废标准,动力锂电池报废电池市场已经开始形成,2018年动力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累计废旧动力电池12.08GWH,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7.25万吨左右。
退役的动力电池大概只有一半可以利用,随着动力电池质量的提升,未来可利用比例将可能提高到百分之六七十,乐观的话可以到百分之八十。
从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对于梯次利用技术的实践来看,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型号众多,不同企业所生产的动力电池在材料、结构和组装工艺上都千差万别。这使得拆解难以通过流水线完成,不得不借助于人工。这既提高了梯次利用的技术难度,也提高了再次利用的成本。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希望通过标准化的提高使得梯次利用更具可行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