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
卷制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两端焊死,不可拆卸,形成固定结构,流道内部不可触及。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3加强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使用管理运行前,应排净设备内的残留空气,避免影响换热效果。传热流道长、流道间距大、耐热温、不易泄漏。因此它换热效率较高,换热后冷介质的温度容易接近热介质的温度,适于
余热锅炉的价格
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
卷制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两端焊死,不可拆卸,形成固定结构,流道内部不可触及。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3加强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使用管理运行前,应排净设备内的残留空气,避免影响换热效果。传热流道长、流道间距大、耐热温、不易泄漏。因此它换热效率较高,换热后冷介质的温度容易接近热介质的温度,适于粘稠性物料和含有颗粒性物料的加温或降温处理,但不适于含有纤维性生物料换热。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换热器设备,适用汽一汽、汽—液、液一液传热等。
1.2工作原理
对于换热的两种介质,如果都是液体,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流道内要按逆流方式流动。所谓逆流是指进行换热的两相邻流道内的两种液体,沿螺旋流道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这样能使两种流体介质之间始终保持一定温差,从而达到1好的传热效果。
2·螺旋板式换热器在焦化厂粗1苯生产中的应用
我单位焦化厂化产回收中粗1苯工段多处使用螺旋板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的主要设备。
构成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主换热材料,主要分为碳钢和不锈钢两大类。我单位焦化厂为避免腐蚀结垢问题的出现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不可拆式的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在粗1苯工段的作用主要是:
2.1油油换热器(富油预热贫油降温),换热面积225㎡.
洗苯塔底富油由富油泵加压后送至粗1苯冷凝冷却器与脱苯塔顶出来的粗1苯汽换热,将富油预热至60%,然后至贫富油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与脱苯塔塔底出来的贫油换热,由60%升到130℃,后进入管式炉被加热至180℃左右进入脱苯塔,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底流出,自流入贫富油换热器与富油换热,使其温度降至90℃左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换热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分析,从换热器的技术发展演变可以看出,换热器行业一直在不断进步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2贫油冷却器油冷却),换热面积200㎡人贫油槽的贫油由贫油泵加压送至贫油冷却器,分别被32℃循环水和16.c制冷水冷却至约30%,送洗苯塔喷淋洗涤焦炉煤气。
换热管行业状况
概述换热器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用作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元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换热器。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单元设备,根据统计,热交换器的吨位约占整个工艺设备的20%有的甚至高达30%,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如果采用耐蚀性能良好的石墨或氟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则不易发生结垢。管壳式管壳式换热器是一个量大而品种繁多的产品,迫切需要新的损、耐腐蚀、高强度材料。我国在发展不锈钢铜合金复合材料、铝镁合金及碳化硅等非金属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尤以钛材发展较快。钛对海水、氯碱、醋酸等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如再强化传热,效果将更好,一些制造单位已较好的掌握了钛材的加工制造技术。对材料的喷涂,我国已从国外引进生产线。铝镁合金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导热性,价格比钛材便宜,应予注意。国内在节能增效等方面改进换热器性能,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换热器的大量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益提高。
换热器如何选择
换热器主要有三种类型【固定板式】【浮头式】【U 形管式】
依据给定的工艺条件(常压操作,假定出口温度为 260℃,则两流体平均温差为( 71℃>50℃)。
(1)固定板式换热器适用于管壁温与壳体壁温不大的场合,故可选用,但是需要加膨胀节;
(2)浮头式与 U 形管式换热器均适用于温差较大的, 但是浮头式与 U 形管式换热器建构复杂,造价高,制造安装要求高,增加了设备费用,故很少选用。或者可以看看一下几点建议:
一、根据换热器媒质选换热器结构形式;闭式循环系统方可选用板式换热器;水质较差的场合选浮动盘管式换热器。二、后期需要扩展换热量的场合选板式换热器较好。另外有一些替代产品的性能在某些应用领域同板式换热器的性能接近,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三、选择换热器面积。四、换热器的选用和设计计算步骤。估算传热面积,并初选型号确定两流体在换热器中流动通道。五、计算管程、壳程阻力。核算总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选用的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应比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约大10%--25%。
换热器冷却管与散热片
套片式换热器称为翅片管式换热器,是冷却管外带肋的换热面,冷却管形状有:圆形、长腰形、椭圆形,水滴形。2、与其他热回收装置一样,安装时要求把新风和排风集中在一起,有时会给系统布置带来一定困难。散热片和冷却管连接质量的好坏对换热器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的作用。套片式换热器是冷却管外带散热片的一类换热器,存在冷却管与散热片的连接工艺问题。散热片与冷却管的连接方式有胀接、挤压和焊接。胀接方法有机械胀管和水,机械胀管和水压胀管的比较
机械胀管方法是采用液压缸或拉力机拉动扩杠运动,扩杠前端安装有扩头,扩头在冷却管内运动,使冷却管内外径增大后与散热片紧贴。
水压胀管方法是往冷却管内打入高压的水流,水流推动扩头运动,使冷却管与散热片贴合。为改进大管孔整圆形折流板的不足,在管孔之间开小孔,使传热介质由小孔通过折流板,这样就不用增大壳体的直径了。通过优选精密球扩头和扩管工艺,采用线接触过盈胀接,有效地减少管与散热片之间的间隙,使散热片与冷却管的贴合率达到98%以上,有效地降低了热阻,提高了传热性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气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因不需要装夹工装,故可降低成本,并且冷却管内的压力液能润滑和冷却管璧,外观质量有所改善。管内充满压力液体,能很好地带走因扩管产生的热量,扩管后管壁温度基本不升高,不产生热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