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明清两朝的苏州砖雕,在艺术处理的手法上克服砖的易碎、易断等不利因素,用夸张手法创造了一批批砖雕精品之作,达到了“空、飘、细”的效果,并作为贡品曾大批进入宫廷。砖雕与石刻宋元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兴盛,它们在明清以来的继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戏曲木雕则在前代少见,或许是由于其材质不易久存的原因,使我们难以看到比较久远的历史。
山西省清徐县的“砖雕”2008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砖雕窗花镂空石窗
尤其明清两朝的苏州砖雕,在艺术处理的手法上克服砖的易碎、易断等不利因素,用夸张手法创造了一批批砖雕精品之作,达到了“空、飘、细”的效果,并作为贡品曾大批进入宫廷。砖雕与石刻宋元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兴盛,它们在明清以来的继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戏曲木雕则在前代少见,或许是由于其材质不易久存的原因,使我们难以看到比较久远的历史。
山西省清徐县的“砖雕”2008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徐砖雕集烧窑、绘图、雕刻于一体,其制作需要经过12个步骤,30多个环节。清徐砖雕在民居中的大量运用与晋商的崛起密切相关,它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不仅反映户主身份和意趣爱好,也承载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李家大院始建于清代民国,整个建筑精妙绝伦,在装饰艺术上把民族文化渗透到建筑的各个角落,体现在每一个细枝末节上。
特别是砖雕,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福禄寿三星高照、瓜瓞绵绵、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是一座反映晋南民居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晋南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古民居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精美的三雕堪称艺术品。常家庄园保存下来的三雕无论在数量还是工艺上都是令人赞不绝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