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发展物流业面临的挑战
一是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发展观念滞后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处于内陆地区,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对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没有将发展现代物流业摆上重要位置。对现代物流业的内涵把握不准,往往简单理解为传统的交通运输模式,推动新兴物流业态发展不力。加快推进具有现代零售商业特征的
到江苏物流价格
我省发展物流业面临的挑战
一是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发展观念滞后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省处于内陆地区,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对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没有将发展现代物流业摆上重要位置。对现代物流业的内涵把握不准,往往简单理解为传统的交通运输模式,推动新兴物流业态发展不力。加快推进具有现代零售商业特征的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销售终端市场有序发展,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体系。物流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存在着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尚未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物流大市场。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已有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部门协调联动不够,未能形成合力。
二是产业和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生产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在我省产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偏大,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物流以传统低端的大宗生产资料的运输、仓储为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咨询等物流服务,尤其是为制造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市场规模有限、服务能力不足。城市自身的配送中心布局要在考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配送效率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我省消费市场广阔,但传统市场比重偏大,商品交易和物流配送方式落后,新兴消费模式发展不足,制约了现代化的分拨、配送、包装、电子商务等消费物流发展。
首先是客户需求不断升级,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化的要求,迫使物流企业参与到客户的采购﹑生产﹑运输等活动中,成为客户供应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其次是经营风险不断增加。时间和质量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促使物流企业既要追求服务,又要不断降低运作成本,双重压力使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系数增加。
再次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随着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综合的。
然后是营销方式不断革新。销售方式的改变使物流方式相应的发生变化,要求物流服务必须更快捷,更省钱,同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后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是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之一,是企业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智能业务﹑远程业务﹑全程业务早已广泛应用。
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当前以及未来能够适应客户需求的物流,应该是一种多环节活动,具有规模效益,拥有网络化的特征。当前企业大量兼并重组的整合行为,正是它们追求这些特征的表现。
● 加快物流的标准化
据估算,如果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费用可以降低80%,将各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可以减少一半以上,从而避免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与建设成本。在由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的“2002年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案例暨经验交流大会”上,有10个企业的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案例被评为案例。这些案例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标准化建设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物流信息化促使物流标准化。
目前,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现代物流标准化趋势有三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标准化,二是信息流标准化,三是文件格式标准化。企业的业务流程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的软件当中,只有把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以后,才有利于信息系统与企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信息流标准化的重点是企业各类信息的编码、管理信息、经营数据和技术数据标准化问题;文件格式标准化主要是为了解决数据的互联与互通。据统计,近年来美国因物流领域技术所带来的运输、库存等费用的节约,促使其制造业成本降低了1~2个百分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