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混响时间的选择
根据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设计的需要,应尽可能采用短混响。但在大容积的会议室内选用短混响,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就会增加投资,同时也难以实施。因此,确定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又能节约投资的合理的混响时间值,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
有关会议室的混响时间,很多文献内有介绍,但有较大的出入,特别在大容积会议室内,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差距较大
演播室隔音
会议室混响时间的选择
根据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设计的需要,应尽可能采用短混响。但在大容积的会议室内选用短混响,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就会增加投资,同时也难以实施。因此,确定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又能节约投资的合理的混响时间值,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
有关会议室的混响时间,很多文献内有介绍,但有较大的出入,特别在大容积会议室内,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差距较大。对此,我们通过对国内42个大小会议室(或以会议为主的会堂)的声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随容积变化的混响时间建议值。
建议值允许有±0.1s的变动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30m3时,不必0.4s,当容积大于40000m3时,不应大于1.9s。根据调查,当大容积会议室,混响大于1.9s时,语言清晰度都较差.必须通过分散式扩声系统,即每个座位的椅背上配置小功率扬声器,满足其听闻效果,这时还须设置声延迟系统.这无论在增加投资和日常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
在会议室内吸声材料和结构具有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的双重功能。
由于会议室采用短混响,因此,必须选用强吸声的结构。又因强吸声处理,因此建筑师经常采用各种容易引起声学缺陷的体形,如圆形、椭圆形、卵形平面、穹形屋顶等。而控制音质缺陷的措施,除了配置扩散结构外,通常用强吸声方法,因为它同时起到控制混响时间的作用。
会议室吸声结构的配置和选择要根据它的容积标准(即装修要求)而定:在100m3左右的特小型会议室内(一般的圆桌会议),如果室内陈设有地毯、窗帘和沙发座,通常不需另作吸声处理,即可达到预计的混响时间值。在200m3以上的会议室,一般都应配置吸声料或结构。
吸声材料(或结构)的类别很多,形式也有多种多样。但从内装修的形式上可归纳为下述三类:
1. 暴露型:即吸声材料直接配置在会议室内表面。如在墙体或吊顶的龙骨下设置矿棉吸声板、织物毯、玻璃棉板(有薄膜贴面)和钻孔声结构等。
2. 装饰型:即在吸声材料的表面作各种满足装修要求的饰面材料和结构,如在吸声泡沫塑料外蒙阻燃织物、锦缎、喇叭布或设置木条、金属管等。
3. 隐蔽型:在透声的屏障后配置各种吸声材料或结构。
上述几种形式的选用,要根据吸声和装修要求,投资,以用建筑师的爱好而定。
在大、中型会议室内控制混响的难点是低频混响时间。由于厅内的观众、座椅、地毯、门窗帘幕和多数建筑材料,都在中、高频范围内显示其较好的吸声性能。因此,如不对低频作有效的吸声处理,势必造成低频混响过长而影响语言清晰度。

学校多功能厅主要建声设计技术指标
根据学校多功能厅使用功能及规模的不同分别确定厅内声学的音质参量指标,并作为声学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必须考虑的原则。一个厅堂的主观音质效果可以通过一些客观声学指标,即可测量的室内声学参量来描述,根据ISO 3382[1997(E)]文件中对这些参量的统一定义,对于一个厅堂来说,下述的客观参数十分重要,选定以下客观参量作为设计指标:
1、混响时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