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发展历程: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30年代初,瑞典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 1926年,英国人 奥斯顿·淳以 采用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分别成正交叉方式,由于平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度差和水蒸汽分压力
换热器批发
换热器发展历程: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30年代初,瑞典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 1926年,英国人 奥斯顿·淳以 采用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分别成正交叉方式,由于平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度差和水蒸汽分压力差,两股气流间同时产生热传质,引起全热交换过程,通过热交换达到室内外空气循环内置送排风机,双向等量置换,抑制室温变化,使室内保持足够的新鲜空气。如果清洗剂的PH值达到5‐6时,需要再添加适量福世泰克清洗剂。 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 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自60年代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换热器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三类。
换热管:
换热管直管段长度推荐采用:1.0m、1.5m、2.0m、2.5m、3.0m、4.5m、6.0m、7.5m、9.0m、12.0m。
换热管可采用定尺或倍尺交货,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述规定:
(1)L≤6.0m,偏差为0mm-4mm;
(2)6.0m
(3)9.0m
(4)12.0m
(5)L>15.0m,偏差为0mm-13mm。
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
1、泄漏
(1)停机泄漏:主要原因是频繁的启停操作板式换热器,恢复正常的工作状况即可;
(2)外漏:主要原因是换热器密封垫片出现错位跑偏、脱离密封槽、损坏或老化,板片腐蚀、变形,夹紧尺寸不均匀或不到位,夹紧螺栓松动等;
(3)内漏:主要原因是密封垫片老化或损坏,以及板片腐蚀穿孔;
(4)盲板与夹紧板之间泄漏:主要原因是盲板被硬物击穿

压力容器制造材料质量管理措施
压力容器作为一种特种承压设备,在石油化工、能源、科研以及军事工业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质量直接关系着这些工业领域的生产安全,所以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质量,首先要求做的就是对容器材料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所采用的压力容器制造材料存在质量缺陷,那么无论后续对工艺过程进行如何优化和完善,终得到的产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壳体连接,主要由外壳、管板、管束、顶盖(封头)等部件构成。因此,对制造材料进行合理选用、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是确保压力容器产量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对压力容器制造中的材料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希望对同仁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