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绞盘式喷灌机及管道移动式喷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
果树水肥一体化设备厂家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绞盘式喷灌机及管道移动式喷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技术。随着田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准确,是今后攻关的重点。
(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6)节水灌溉新技术:
滴灌、膜下滴灌、中心支轴式喷灌、平移式喷灌、微喷灌等都是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的灌溉形式,其中滴灌、膜下滴灌在我国部分地区技术已成型。

我国现有果园、玉米、马铃薯、蔬菜等的种植面积达10亿多亩。但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不足5%,与美国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2.8%的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色列90%以上农业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相比,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对滞后。
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仅约5000万亩左右。从农技中心旱作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验结果可知: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70%以上,节肥30%以上,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0%以上,蔬菜、果树、棉花、玉米、马铃薯分别增产15%-28%、10%-15%、10%-20%、25%-35%和50%以上。由于化肥用少了,农产品还有了明显提高。5、通过灌溉的养分、水分调整还可提前或延迟蔬菜上市时间15~30天。
干管。
干管采用50P340管,埋于地下1.5m,由水源井至大棚分出14条分干管。分干管在每个大棚处利用40×50×40变径三通与干管连接。分干管顺大棚北侧墙根布置,在棚内首端连接竖管作为出水口,在大棚1/4和3/4处,分别接40等径三通和4090°弯头,然后分别用短接头接40×40×40等径三通,接40PE支管。一次灌水工作时间t应按(2)式计算:t=mSeS1/ηq(2)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16mm。
支管。
沿大棚长向过道布置,采用40PE管,每条支管上接60根12PE毛管。支管与毛管采用承插旁通连接,在支管末端设40死堵。
毛管。
毛管采用12PE管,为减少毛管上分流孔水头偏差,采用短管滴灌形式,沿大棚宽向
结合作物株行距布置,毛管间距为0.75m,滴头间距为0.4m。在毛管末端设12PE死堵。

果园节水灌溉
由于滴灌通过封闭的管路系统把灌溉水从水源直接输送到果树根部,消除了渠道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而且仅湿润果树很区的局部土壤,也比地面灌溉减少了株间蒸发损失、田间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等,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过去10亩果树需30多天浇一遍水,安装滴灌工程后4天就可浇一遍,滴灌单株果树一次用水量为0.3立方米,畦灌单株一次用水量为4.5立方米,是滴灌的15倍。果树滴灌年用水量每亩为48.6立方米,而畦灌每亩为243立方米,节约用水80%。固定式喷头安装在固定的地方,有的喷头安装在地表面高度,主要用于需要美观的地方,如高尔夫球场、马场草地灌溉、公园、墓地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