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从1982年开始,上海市的部分地区开始针对临时堆放点进行整治和管理。如黄浦区提出在浦西实行“晚出夜清”,让产生少量建筑垃圾的单位和居民在晚6点后进行集中倾倒并由环卫部门在次日9点前清除完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对市容市貌的影响。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对于上海其他区域的建筑垃圾投放影响,收效甚微。
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
装修建筑垃圾清运企业
尽管从1982年开始,上海市的部分地区开始针对临时堆放点进行整治和管理。如黄浦区提出在浦西实行“晚出夜清”,让产生少量建筑垃圾的单位和居民在晚6点后进行集中倾倒并由环卫部门在次日9点前清除完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对市容市貌的影响。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对于上海其他区域的建筑垃圾投放影响,收效甚微。

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会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另外城市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将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这将使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受污染的土壤,一般不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也很难通过稀释扩散办法减轻其污染程度,必须采取耗资巨大的改造土壤的办法来解决。

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等,还可以用于制作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这都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具有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突出优势。

2015年4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促进资源节约循环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列为2014年工作要点,要研究制定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启动试点,推动相关技术、产品、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