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好的殡葬服务公司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家属在签定服务协议定要确定所选服务内容范围,价格和提前告知其他特殊要求。
2.正常如在医院则由医院开具证明;如在家去世则通知辖区派出1所出现场后,由家属确定对无异议后派出1所开具证明。(另:正常的证明殡仪馆收取复印件存档,非正常则必须收取原件)
3.寿衣按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穿着的数量有所差异,目
殡仪服务
如何选择好的殡葬服务公司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家属在签定服务协议定要确定所选服务内容范围,价格和提前告知其他特殊要求。
2.正常如在医院则由医院开具证明;如在家去世则通知辖区派出1所出现场后,由家属确定对无异议后派出1所开具证明。(另:正常的证明殡仪馆收取复印件存档,非正常则必须收取原件)
3.寿衣按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穿着的数量有所差异,目前成都地区多按“男三女四”,(男士穿三套,女士穿四套)。寿衣组成:寿衣,寿裤,包头纱或寿帽,寿鞋,寿袜,寿带,寿被,头枕,脚枕,绊脚绳,倒头纸。
4.分为室内,室外。室内则由家属提供有效场地,公司根据选定标准进行设置,家属须进行安全防范。室外则由家属就住家附近提供有效场地,公司根据选定标准进行设置,家属进行安全防范,并尽量不要影响他人生活。
5.A骨灰盒(坛):家属根据逝者遗愿和自身的情况选购骨灰盒(坛)
B 回礼:一般是由毛巾,香皂组成,意为来悼念的亲朋好友洗去晦气。
逝者满80岁的也有加送寿碗,意在让来悼念的亲朋好友沾逝者长寿的喜气,这种又称是喜丧。有的地方也有送糖果的,意在祝福来悼念的人生活甜蜜。
浅谈殡葬礼仪
谈到殡葬服务,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礼仪。礼是交往中给予对方的尊重,仪是双方交往中的形象展示,礼仪就是在交往中给予交往对象的尊重和自己形象的恰当展示。逝者满80岁的也有加送寿碗,意在让来悼念的亲朋好友沾逝者长寿的喜气,这种又称是喜丧。殡葬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制或习惯,既有实质性内容,也注重形式。所谓殡是悼念逝者的礼仪活动,所谓葬则是人们对遗1体或骨灰所采取的掩埋方式。殡和葬共同完成了丧事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殡葬是生者对逝者的一种悼念方式和处理程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丧1葬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的丧1葬习俗也不尽相同,作为对死者的一种抚慰,其有着严格有序的仪,有死前预设之仪、临终初丧之仪、成服之仪、出殡安葬之仪、做七祭祀之仪。同时,与丧1葬密不可分的还有另外一种文化形态——祭祀。七、遗1体整1容服务整1容工根据拟定的告别时间,把调度单登记的尸1体情况和遗1体间存放尸1体协议书核对无误后,对尸1体进行消毒、整1容等项目的服务,而后推尸进入告别厅入玻璃棺。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因此就需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来告慰。民间祭祀仪式繁多,祭品五花八门,除部分带有迷1信色彩外,祭祀已成为人们寄托感情的方式和民族习惯。
丧1葬习俗知多少——落气钱
相信在亲人往生的时候,都会烧落气钱,有些地方也叫烧倒头纸,尤其是在长辈往生时,这一环节更是必不可少。
往生之人的每个子女都必须烧一份,而且还必须是三斤半的纸钱,但是为什么要烧落气钱?又为什么是三斤半?却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而且还有众多说法,下面特意总结几个流传度较广,可信度较高的原因。
01
人们外出钱财是必须随身携带,已备不时之需,那么亲人往生,就是要出远门了,那么也是应该带些钱财上路,毕竟此去无归,更得好生准备一路上的盘缠了。
02
在论是根深蒂固的,同时这个社会又是个人情社会,那么想当然的,的社会同样是讲究人情世故的,所以说人往生以后要前往阴司报 道,一路上会经历重重关卡,这便需要钱财打点一二,以便路途比较顺畅。
03
依然是说给往生之人准备路途之上所需盘缠,而三斤半是因为,现代对于往生以后烧七的观念越来越淡薄,而偏偏五七又是凶险的一个七,因此便在亲人往生之时烧这三斤五两的纸钱来提前化解五七的凶险。
关于倒头纸的重量还有如3斤6两(四川地区),6斤4两、9斤4两等,其实只是个数字而已。
04
综上,可以看出,之所以要烧落气钱,还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祈愿,认为亲人并不是,而是出了远门,就像出国了一样,那里人民1币不流通因此要汇兑成纸钱,以方便亲人一路的开销。
05
当然,也还有一种说法,说烧纸钱是有史1以来成功的一场营销案例。
故事是这样说的:蔡伦刚发明了纸时,买卖很好。
蔡伦的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
某天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边烧纸一边哭。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
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
我到了,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莫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一空。
一个典型的借势营销案例,充分利用了论以及人们的从众心理。
06
但不论怎样,这其实是一种思念的寄托,情感的宣泄,和现在一部分人所提倡的悲伤辅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