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于今天正式开馆,记者昨在现场看到,布展工作全部完成。在大运河博物馆布展过程中,有哪些匠心独运的构思和设计?在大运河博物馆一楼东北角,有一个入口,走近一看,大门竟是船舱制作而成。记者看到,这是一条木船,船头在东侧,船尾在西侧,西侧上方还挂有船帆。船下的地面做成了流水样,背面的墙上绘着运河和两岸的场景,让人感觉到这条帆船正航行在运河之上。而中间船舱的位置被打造成
博物馆展馆建设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于今天正式开馆,记者昨在现场看到,布展工作全部完成。在大运河博物馆布展过程中,有哪些匠心独运的构思和设计?在大运河博物馆一楼东北角,有一个入口,走近一看,大门竟是船舱制作而成。记者看到,这是一条木船,船头在东侧,船尾在西侧,西侧上方还挂有船帆。船下的地面做成了流水样,背面的墙上绘着运河和两岸的场景,让人感觉到这条帆船正航行在运河之上。而中间船舱的位置被打造成大门入口,观众走进大门,便来到“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可以体验一场穿越唐、宋、元、明、清的时空之旅。
在博物馆众多的美国,偏居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Tampa's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MOSI)实在算不上什么有名的“大馆”,但是作为理念、设计精巧、活动丰富的“走心”小馆,它同样精彩。
该馆始建于1962年,初叫科学历史博物馆,1967年改为希尔斯伯勒县博物馆。从1976年开始,依托其前身拥有的宝贵资源,借助坦帕科技和工业增长,以及毗邻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的优势,建成了现在的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并于1982年向公众开放。该馆的主场馆是一个四层建筑,展览主要在一到三层,共有400多件可动手操作的展品。
4D多感景体验远古祭祀文化自然崇拜,是缺乏自然科学知识的古代社会普遍的原始信仰。夏朝先民们面临反复的自然变化,将无奈、恐惧的情绪化作崇拜和敬畏的心理,因此出现了祭天地、祀四方的古老传统。
在“敬天法地”的场景体验中,主要呈现的是一场发生在早的祭祀区的祭天求神仪式。对现代观众而言,3700年前的祭祀仪典既晦涩又陌生,为了让观众可以更加感同身受夏都先民们面对自然的无助与敬畏,天花矩阵LED结合墙面LED大屏。错落的天花矩阵视觉上更加灵动轻盈,与墙面7m×4m的完整大屏互补,观众可以感受风云幻变的自然天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