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主要技术
汽轮机通流改造采用的主要技术如下:
1、新型动叶片型线
老机组所有动叶片均为老叶型,这种叶型表面速度分布不光滑,使叶型损失增加。新设计新型动叶叶型,改善了速度分布,减少了动叶损失。按马赫数、雷诺数等分区间选择并优化叶片型线。
2、新一代“后加载”高i效静叶型
“后加载”静叶型是一种高i效率透平叶型,其突出特点是:
叶片表面
汽轮机通流改造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主要技术
汽轮机通流改造采用的主要技术如下:
1、新型动叶片型线
老机组所有动叶片均为老叶型,这种叶型表面速度分布不光滑,使叶型损失增加。新设计新型动叶叶型,改善了速度分布,减少了动叶损失。按马赫数、雷诺数等分区间选择并优化叶片型线。
2、新一代“后加载”高i效静叶型
“后加载”静叶型是一种高i效率透平叶型,其突出特点是:
叶片表面蕞大气动负荷在叶栅流道的后部(传统叶片则在前部)
吸力面、压力面均由高阶连续光滑曲线(不是圆弧)构成
叶片前缘小圆半径较小且具有更好的流线形状,在来流方向(攻角)大范围变化时仍保持叶栅低损失特性
叶片尾缘小圆半径较小,减少尾缘损失
叶型蕞大厚度较大增强了叶片刚性
“后加载”叶型在来流方向由-30°到+30°的变化范围都可保持低损失,而老叶型的这一范围约为±20°,这就使得新设计的通流部分在负荷(即流量)变化范围很大时仍有较高的效率,这对机组参加调峰运行非常有利。
国内 300MW 和 600MW 等级汽轮机主要为早期引进型产品,或者是早期引进型机型国产优化改进型产品,汽轮机普遍存在高中低压缸效率设计值、汽轮机热耗率偏高、汽轮机高i效负荷区间狭窄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经济性。同时,近年来国内煤电机组有效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煤电机组平均负荷率不断下降,并且需要经常性参与深度调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主要厂家先后采用了不同的的通流设计技术对 300MW 和 600MW 等级汽轮机进行了通流改造。2007 年至 2012 年前后,早期投产的 300MW 等级汽轮机已较大规模地进行了通流改造。2012 年 起, 600MW 等级汽轮机开始进行了通流改造。
汽轮机通流改造一般主要目的是提效、增容、大流量供热,目前相关文献主要侧重于通流改造的经济性研究和振动治理上。汽轮机通流改造是一项技术集成度高的系统性工程,从可研阶段、项目执行阶段到性能试验阶段,各阶段工作中一点小小的纰漏都有可能导致通流改造效果打折。本文梳理了通流改造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及预控措施,方便发电企业今后更好地实施汽轮机通流改造工作。
对于汽轮机来说,不管是在生产完还是客户刚买来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检查验收。只有产品合格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我们在验收时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汽轮机改造公司小编告诉你~
1、开箱前检查汽轮机包装箱是否有破损,发现箱损坏时,要拍照备案。
2、清除尘土、泥土及污物。
3、开启汽轮机,察看是否有零件损坏,核实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与订购合同是否相符。找出装箱单、合格证及设备说明书。
4、检查外观有无生锈和掉漆部位。
5、按装箱单和汽轮机说明书清点设备及附属零部件,同时要清点登记。
6、清洗后涂一层润滑油存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