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砂轮高速、高速磨削占据着无可争议主导地位。
电镀金刚石磨头:电镀金刚石/CBN磨头与磨针,外形尺寸多种多样,主要的头部形状有:平头圆柱,圆头圆柱,蛋形,球形,伞型,长圆,扁圆,锥形.枣核性,丁片形,倒梯型,火苗形等.
连续边缘锯片:连续锯齿金刚石锯片,一般通过烧结方法制作,常用青铜结合剂作为基础胎体料,切割时须加水以保证切割效果,并有用激
电镀金刚石磨棒规格多
电镀砂轮高速、高速磨削占据着无可争议主导地位。
电镀金刚石磨头:
电镀金刚石/CBN磨头与磨针,外形尺寸多种多样,主要的头部形状有:平头圆柱,圆头圆柱,蛋形,球形,伞型,长圆,扁圆,锥形.枣核性,丁片形,倒梯型,火苗形等.
连续边缘锯片:连续锯齿金刚石锯片,一般通过烧结方法制作,常用青铜结合剂作为基础胎体料,切割时须加水以保证切割效果,并有用激光将刀头切割缝隙的种类。刀头型锯片:锯齿断开,切割速度快,适合干、湿两种切割方法。
较为理想的磨损形态
金刚石颗粒表面承受交变的热应力,同时还承受交变的切削应力,就会出现疲劳裂纹而局部破碎,显露出锐利的新棱边,是较为理想的磨损形态;破碎:金刚石颗粒在切入切出时承受冲击载荷,比较突出的颗粒和晶粒过早消耗掉;
脱落:交变的切削力使金刚石颗粒在结合剂中不断的被晃动而产生松动。为了让金刚石颗粒牢固地被镀层金属包裹,应在前面镀层的基础上进行加厚。同时,锯切过程中的结合剂本身的磨损和锯切热使结合剂软化。这就使结合剂的把持力下降,当颗粒上的切削力大于把持力时,金刚石颗粒就会脱落。无论哪一种磨损都与金刚石颗粒所承受的载荷和温度密切相关。而这两者都取决于锯切工艺和冷却润滑条件。
磨破损:由于力效应和温度较应,锯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往往会产生磨破损。磨破损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磨料磨损、局部破碎、破碎、脱落、结合剂沿锯切速度方向的机械擦伤。
磨料磨损:金刚石颗粒与式件不断摩擦,棱边钝化成平面,失去切削性能,增大摩擦。锯切热会使金刚石颗粒表面出现石墨化薄层,硬度大大降低,加剧磨损。
电解液组成:
250~260g/L Nis04·7H20,30~35gLNiCl2·6H20.35~40 g/L H3B03,30 mL/L增光剂,50 mL/L增硬剂,35mI/L增润剂,pH 4.6~5,θ40~44℃,Je=0.5~l A/dm2.
说明:
①增光剂由糖精复配,门常补充量0.5mL/L;
②增硬剂主要由钴盐和锰盐复配,两者搭配合理,控制用量,过量会增加镀层脆性;
③增润剂由十二硫酸钠配制。
锯切细粒结构的、比较均质的花岗石,可适当提高进刀速度,若进刀速度过低,金刚石刃容易被磨平。金刚石的制作工艺由以下几个方法可以了解到:在刀头制造过程中,刀头胎体原料的选择和热压工艺是其中较为关键的枢纽。但锯切粗粒结构而软硬不均的花岗石时,应降低进刀速度,否则会引起锯片振动导致金刚石碎裂而降低锯切率。锯切花岗石的进刀速度一般在9m~12m/min范围内选定。
金属溶剂的副产物
包裹体:在显微镜下,HPHT合成钻石可见棒状金属包裹体,也可能是板状或者不规则形状。这些包裹体通常是在生长过程中所使用的金属溶剂的副产物。
CVD合成钻石因为能更好的控制生长环境所以经常没有包裹体,但在生长面上可能会有黑色碳质包裹体。 GIA曾经报道过CVD合成钻石的包裹体,有时像天然钻石的包裹体。
合成钻石的未来:虽然合成钻石技术在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在近几年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镀层脱落的情形大致如下:镀层脱落至基体表面:即含金刚石的金属镀层和不含金刚石的金属底镀层同时与钢基体分离。据GIA的数据,直到2014年IIa / b型的HPHT合成钻石才对市场造成了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Deljanin坚信业界将能看到更大,更干净的合成钻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