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北京云唤维科技有限公司
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的事件对整
容灾备份公司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北京云唤维科技有限公司
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的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IT容灾在企业的现状分析
虽然容灾备份一直备受企业关注,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对自己的企业IT做好充足的容灾准备。IDG研究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42%的受调查企业仍没有部署现代化的容灾恢复的解决方案,尽管之前这些企业遭受过数据丢失。这些企业中的多数依然依靠无效的手段流程和磁带进行备份。不过这种备份方式正在悄然变化。大多数受访者预期,在未来的18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将用高可用性、自动化系统的系统进行数据备份。这项调查结果也出乎研究者的预料。在开展本次调查中,研究者发现还惊讶的发现,公司曾经遭遇过数据丢失和IT中断的比率很高。即使系统有系统故障分析和灾难恢复测试,但是很多公司并不把这些策略作为优先项目来实施。这项调查结果也说明了企业必须保持警觉,部署消除意外损失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实施数据保护。调查发现,企业的磁带备份是普遍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有23%的大型企业,48%的中小型企业和27%的微型企业依靠这项技术来进行数据保护。75%的IT管理者表示,他们的灾难恢复计划测试,82%的大型企业平均每年一次完成灾难恢复测试。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组织至少一次的数据中断,而停机时间超过四小时的任何中断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因为IT的中断可能给生产力带来67%损失,其中包含27%声誉损害,而因数据丢失带来的财务损失不可估量。因为企业IT预算的减少和容灾恢复观念的驱动,很多企业把数据保护和容灾恢复当成企业数据的保险。当今的数据中心,一般都是24*7的不间断服务。美国桑迪飓风的影响,使得很多企业看到了的数据恢复和IT服务的必要性,随着越来越多地企业因为采用虚拟化的磁带备份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的巨大,转向基于磁盘的解决方案。
容灾和备份的几点区别
关于容灾、备份这类概念,有几个比较容易混淆,其中包括而不限于“冷备”“热备”“集群”“高可用”“负载分摊/均衡”“备份”“容灾”“容错”“虚机迁移/vmotion/migration”之类的。
“容灾”与“备份”不是同一个概念,“容灾”是目的,而“备份”只是实现容灾的其中一种手段,不是仅有;“备份”只是将数据COPY一份,在其他介质保存,当数据丢失了,有“备份”可以用于恢复,无论手动还是自动,而有副本就相当于完成“备份”了,至于恢复不恢复,恢复完了没有,与“备份”是没有关系的,那属于“容灾”的范畴了。
我们日常将东西考到U盘,光盘,移动硬盘也就是备份了。而“容灾”是为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部署,达到出现“意外”的时候,业务不会中断或者中断后会自动恢复(注意要自动,而且恢复时间很短)。例如服务器、网络、存储哪一点出现问题,都会中断服务,所以这个时候每个点都需通过技术手段做保护,这就是容灾要考虑的事情。
与“备份”不同的是,例如你的硬盘挂了,买一个新硬盘,你再将移动硬盘的数据拷过来就OK,但是这个过程中是要停止服务的,恢复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容灾”是要不中断服务的,例如说你有2台电脑,然后两边数据是实时同步的,忽然一台的硬盘坏了,不要紧,直接到另外一台办公好了,因为实时同步,坏了的那台的数据这边没坏的这台也有,这种就相当于容灾了。
接着对上面的词语逐一介绍:按照属于“容灾”与不属于“容灾”来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