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不平顺是指轨道不平顺的动态反映,主要通过综合检测列车进行检测。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分为峰值管理和均值管理。动态不顺检测项目有轨距、水平、轨向、高低、扭曲、复合不平顺、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车体横向动加速度、轨距变化率等。各项偏差等级划分四级:I级为经常保养标准,Ⅱ级为舒适度标准,Ⅲ级为临时补修标准,Ⅳ级为限速标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用轨道质量指数(TQI)
P43铁垫板
动态不平顺是指轨道不平顺的动态反映,主要通过综合检测列车进行检测。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分为峰值管理和均值管理。动态不顺检测项目有轨距、水平、轨向、高低、扭曲、复合不平顺、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车体横向动加速度、轨距变化率等。各项偏差等级划分四级:I级为经常保养标准,Ⅱ级为舒适度标准,Ⅲ级为临时补修标准,Ⅳ级为限速标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用轨道质量指数(TQI)评定。
对综合检测列车发现的Ⅲ级及以上偏差处所应及时安排临时补修;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的区段和超过经常保养偏差管理的处所,应安排经常保养;对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及时分析原因,安排整修;Ⅳ级偏差处所,或Ⅲ级偏差且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立即限速。
注意事项(1)交叉渡线的方向病害除构造原因外,较多的是铺设造成的。因此,在铺设前务必做好测设和丈量工作,定准岔首、岔心和岔尾的位置,准要铺设道岔的实际长度。(2)施工中坚决做到道岔落位准确,一旦发现误差,决不迁就,必须及时窜动和拨正。
工电联合整治道岔设备,对保障运输安全,减少道故障,特别是工电结合部故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合理安排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周,严格执行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的要求,确保工电联合整洽道岔的质量,使道岔及转换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工务、电务部门要按周期开展联合检查和整治岔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共同确认联合整治道岔的地点和数量,研究、制定联合检查整方案和计划,组织完成联合整治道岔任务。
工务、电务部门凡涉及道岔结合部的作业,提前通知对方,按照“谁提出、谁登记”的原则进行施工登记要点。工务部门在道岔尖前基本轨接头至尖轨跟端和可动心轨翼轨趾端至长心轨跟端处进行起、拨、改等维护作业影响电务设备正常使用时,必须提前以配合通知单形式通知电务部门配合,电务人员不到不得进行作业。作业完毕,电务部门进行检查试验,试验良好,工务、电务部门共同销记。
工务、电务部门在日常的设备养护维修中发现结合部存在问题时,要及时填写配合作业通知单通知对方,加强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5)捣固不实。由于道岔在构造上的特点,转器、导曲线与辙叉部分钢轨密集,岔枕间隔较小,岔枕间安装有转辙设备、尖轨连接杆导曲线轨距杆,使扒砟与捣固作业不易进行,加上道岔直股与曲股的运量不均衡,捣固质量不,使线路出现坑洼,加剧列车通过的摇摆和冲击,增加破坏方向的横向推力,方向容易变化(6)道砟不足,夯实不好。由于转辙器部分有转辙机基础角钢、转辙拉杆、尖轨连接杆,机械转辙地段还有导线或导管,这些都影响道砟的饱满,加上将枕木盒石砟掏空以防积雪影响转辙,以致道岔内往往道砟不足,加上夯实困难降低了道床阻力,方向难以保持。(7)钢轨及其零部件和岔枕联结不好,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病害,如基本轨横移、轨距变化偏差、轨道爬行、零部件磨耗折损等,导致方向不正(8)其他诸如尖轨方向不正;护轨、翼轨喇叭口坡过陡;辙叉咽喉过窄;轮缘槽宽度不合适;轨距、间隔不对,轨距递减不良等,都可能加剧车体的摇摆和车轮的冲击,破坏道岔方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