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灌溉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水利、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灌溉技术,是由农业机械牵引,将铺管、铺膜与播种一次性复合作业完成,将滴灌带铺于地膜之下进行灌溉,是滴管技术和覆膜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
1)节水,因仅剩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覆膜减少了作物棵间蒸发,同时提高了降雨利用率,节水效果明显;
2)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利用滴灌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滴到作
园林灌溉施工批发
膜下灌溉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水利、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灌溉技术,是由农业机械牵引,将铺管、铺膜与播种一次性复合作业完成,将滴灌带铺于地膜之下进行灌溉,是滴管技术和覆膜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
1)节水,因仅剩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覆膜减少了作物棵间蒸发,同时提高了降雨利用率,节水效果明显;
2)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利用滴灌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滴到作物根系处,使肥料利用率提高到50%-60%;
3)增产效果明显,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系区域供水供肥,调节棵间温度和湿度,可使棉花、玉米、蔬菜、西甜瓜等分别增产30%、38%、40%和25%;
4)省工。
滴头通常分为2种型号,压力补偿式和非压力补偿式。压力补偿式虽然贵一些,但效果更好。首先,压力补偿滴头可确保每一个滴头出水均匀,施肥灌溉均一;其次,部分压力补偿式滴头可将堵塞滴头的杂物洗出,还有一些压力补偿式滴头流道很大,一般不会发生堵塞。滴头通常分为2种型号,压力补偿式和非压力补偿式。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溉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
压力补偿式虽然贵一些,但效果更好。首先,压力补偿滴头可确保每一个滴头出水均匀,施肥灌溉均一;其次,部分压力补偿式滴头可将堵塞滴头的杂物洗出,还有一些压力补偿式滴头流道很大,一般不会发生堵塞。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术要领须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通常控制肥料溶液的EC值在1-3ms/cm,或每方水溶解1-3公斤,相当于稀释350-1000倍,或喷施肥料后喷一次清水。特别忌用大水漫灌,这容易造成氮素损失,同时也降低水分利用率。
二、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阀门、水泵肥泵等。
三、选择适宜肥料种类。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产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
四、灌溉施肥的操作。
1.肥料溶解与混匀: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
2.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
3.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
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建议在每个灌区备档,苗龄、亩积、种植苗数量、施肥时可根据数据提供施肥的量;按照灌溉清水时先打开灌溉区域;观察压力表待压力稳定时,打开滴灌肥阀门,可调节阀门控制肥水速度,一般一至二次就可以控制肥水供入时间(肥水速度是根据苗龄大小来控制,小苗若灌溉时间太长,肥水容易流失,大苗若灌溉时间太短,肥水到不了作物毛细根部);下面我们对此进行一下具体分析:一、水泵的类型农业灌溉水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选择,可供选择的农用水泵主要有三大类:混流泵、离心泵、和潜水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