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的领悟能力严格说来,领悟能力也属于人格的一部分。不过它对咨询进程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单独说一说。
领悟能力,也可以叫心智化能力。简单讲就是来访者能够关注内心活动,理解自己和他人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并能把这些理解完整地表达出来。
我遇到过的来访者,领悟能力的,只需要咨询师提供一个温暖、共情的环境,自己说着说着就都明白了。领悟能力弱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一件事,不知道某种情绪如何命名,不知
儿童心理咨询记录
来访者的领悟能力
严格说来,领悟能力也属于人格的一部分。不过它对咨询进程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单独说一说。
领悟能力,也可以叫心智化能力。简单讲就是来访者能够关注内心活动,理解自己和他人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并能把这些理解完整地表达出来。
我遇到过的来访者,领悟能力的,只需要咨询师提供一个温暖、共情的环境,自己说着说着就都明白了。领悟能力弱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一件事,不知道某种情绪如何命名,不知道跟别人互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想要达到同样的咨询效果,前者比后者快。

咨询师的人格健康程度
一般人是用脑、用身体、用技能在工作,我们归根结底,是用人格在工作。
我当咨询师之后,有个感受是,每周都有不同的挑战,被来访者从各个角度戳。来访者的依赖、怀疑、愤怒、失望、、理想化、被动攻击、停滞不前、不遵守设置,都会带来不同的压力。这些都经受一遍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人格有些部分比较健康,有些部分有弱点。
人格越健康的咨询师,越能够承担这些压力,并利用自己对来访者的感受(反移情),理解来访者。而人格薄弱之处越多的咨询师,越容易被来访者激发强烈的情绪,忍不住把反移情付诸行动(比如抛弃要求特别高的来访者),影响咨询进程。

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匹配程度
心理咨询和恋爱的共同点是,不止看条件,也看感觉。有人问:“怎么样算匹配,一个一个尝试吗?”
我选咨询师的时候,一般是看简历+看文章+看脸。文章和照片能够提供很多信息,是潜意识的吸引。在筛选过简历,文章和照片看着还顺眼的基础上,可以约一次咨询试试看。有时候确实要多尝试几个,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我听有的同行说,不止可以找看着喜欢的咨询师,也可以找看着讨厌的咨询师,因为这些都是强烈的移情,可以成为理解你的线索。我自己肯定不会找看着讨厌的咨询师,不过这也是一种观点吧,放在这里供参考。
影响咨询时间的各种变量就说到这里。来访者为什么要问“心理咨询需要多久”呢?这也是个有趣的问题。

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自信,告诉自己要面对,用各种心灵鸡汤,各种成功励志来自我,终以失败而告终。我曾经面对症状的时候,我曾是不断地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每天早上醒来,拿着镜子对自己说,我很自信,我很帅气,现在想的都觉得好笑。
想用思考的方式让症状消失,就是企图用思考的方式把症状想通。比如,你产生对视恐惧,然后你让自己投入那个场景,不断地想自己该怎么自信,该怎么面对,不断地自我安慰别人并没有注意到,但是结果也是功败垂成。这就相当于想用想的方式让自己变得自信,那么抱歉,自信一定是通过实践获得,而不是简单地思考就可以了。如果可以,那么自信的人通过想的方式也可以变得自卑,你愿意吗?好不容易获得的自信,通过想想就自卑了,多冤枉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