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土塔集中于我国西北黄土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主要形制为体形粗壮的覆钵式塔。克孜尔尕哈土塔在库车县城西10公里处,建于东汉末年,东西底边长6米,南北宽5米,上建了望楼,残高16米,实为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早、保存好的烽燧遗址。高昌土塔建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在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的高昌故城佛寺内;以土坯为结构结构,残高三级(原七级)12米,多角形,塔基为方形,基上为圆形
青石牌坊公司
现存土塔集中于我国西北黄土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主要形制为体形粗壮的覆钵式塔。克孜尔尕哈土塔在库车县城西10公里处,建于东汉末年,东西底边长6米,南北宽5米,上建了望楼,残高16米,实为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早、保存好的烽燧遗址。高昌土塔建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在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的高昌故城佛寺内;以土坯为结构结构,残高三级(原七级)12米,多角形,塔基为方形,基上为圆形塔座,以承托高大的塔身;每级都有短檐,下有斗拱;传说玄奘当年曾住此寺。

虽然砖的性质非常适合,但是由于木材在传统建筑中的主流地位,砖塔外观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做法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本身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的一种限制。在塔的内部,多采用乱砌法,即砖在塔心随意堆积,但是为了保证结构坚固和美观,塔身表面的砖块则须有序砌筑,一般采用长身砌或长身丁头砌两种技法。

传统建筑,素来对石料的使用有所抑制,但由于石材的性质非常适合建造纪念性的高塔,因而石塔为数不少。石塔中的小型塔居多,常见有经幢式塔、宝箧印塔、多宝塔、覆钵式塔以及缩小的密檐塔和楼阁式塔。体量高大的石塔很少,其建造无疑需要较高的技巧。这些石塔有的采用巨石建造,更多则是使用小块石,依照砖塔的装配方式砌筑,外观上多仿照木构。由于石材和木材在材料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极耐压而不耐拉,后者则耐压和耐拉的能力相近,因而仿木构的石塔不能充分发挥石材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塔的发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