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日常管理方法
当韭菜长高10cm左右,用沙和土撒盖,苗高15-20cm.再撒沙和土,也可在韭菜未出苗先撒土,每次撒土厚度3-5cm.共撒土3-4次,培土有利提和防止倒伏。
温度低应覆盖薄膜或不织布,白天保持20-25℃,每次浇水后温度可高一些,夜间为l8-20℃,囤后20-30天割刀,上面留茬2~3cm,割后耧出枯叶和沙土。伤口愈合后,苗长到一定高度再培沙和土
的韭菜策划方法
韭菜的日常管理方法
当韭菜长高10cm左右,用沙和土撒盖,苗高15-20cm.再撒沙和土,也可在韭菜未出苗先撒土,每次撒土厚度3-5cm.共撒土3-4次,培土有利提和防止倒伏。
温度低应覆盖薄膜或不织布,白天保持20-25℃,每次浇水后温度可高一些,夜间为l8-20℃,囤后20-30天割刀,上面留茬2~3cm,割后耧出枯叶和沙土。伤口愈合后,苗长到一定高度再培沙和土,隔20-22天割第2刀。
昨天邻居去蔬菜大棚挖韭菜根,说是到了韭菜根种植的时节,可能是由于多年没有松土或者韭菜田翻动,田间的韭菜根已经完全的板结在了一起,根缠绕根,这种情况下的韭菜如果不将韭菜根拿出来重新修剪种植的话,根本是无法生长出粗壮的韭菜的,一方面田间营养耗尽, 欠缺足够的肥力;其次田间韭菜根植株间距非常小,韭菜生长密度非常的大,需要进行分株,生长后期田间光合作物不足也是必然;第三诸多韭菜根已经出现腐烂,如果强行继续生长的话,田间韭蛆等病虫害严重。

8~9月份露天期,追施相当于尿素2—3倍的碳铵,借助氨水浓烈气味杀韭蛆幼虫和驱避成虫产卵。
扣棚期间,尤其是翌年2—3月份,第二刀、第三刀韭菜生长期,适时通风排湿,创造韭菜叶片干爆环境,有利于韭菜生长而不利于灰霉病的发生流行(注:通风时严防扫地风)。
二、三刀韭菜生长中期,实行叶面喷施,增强其抗病能力。
扣棚前,韭菜割除后,清洁田园,深埋处理废弃残株,防止烂秧残株招引蚊蝇和潜藏病菌,切断病虫来源。
严禁用残株败韭、烂秧填塞渠道或拦水灌溉。


韭菜白绢病 危害症状:韭菜须根、根茎及假茎均可受害。根部及根状受害后软腐,失去吸收功能,导致地上部分萎焉变黄,逐渐枯死。假茎受害后软腐,外叶首先枯黄,并从病部脱落,重者整个茎杆软腐。
所有的患病部位均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中后期菌丝集结成白色的小菌核。在高温潮湿条件下,病株及其周围地表都可明显见到白色菌丝及菌核。
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气温回升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萌发,产生菌核丝,从地下须根、根状茎或假茎的地表处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四周扩散。
田间的主要传播途径有雨水、灌溉水、施肥等。新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种籽中混入的小菌核,老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土中菌核。据连续几年的调查,6~8月大雨后的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