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采购运行及其监督机制。落实集中采购制度,严格执行采购标准,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完善集中采购办法,规范采购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阳光采购”和电子采购。发挥集中采购在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功能,扩大节能产品的采购种类和范围,从源头上控制机关能源资源消耗。 完善机关事务中的基建项目管理机制。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建筑能源审计

完善采购运行及其监督机制。落实集中采购制度,严格执行采购标准,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完善集中采购办法,规范采购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阳光采购”和电子采购。发挥集中采购在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功能,扩大节能产品的采购种类和范围,从源头上控制机关能源资源消耗。 完善机关事务中的基建项目管理机制。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杜绝管理漏洞和缺口。 完善机关节能减排管理机制。抓住建筑节能、节油、节气、节电、节水、节材等机关节能减排的重点环节,完善制度标准,做好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工作,建立分级分类的归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状况,结合各部门节约型机关建设实际进展,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说明白、讲清楚,把党政机关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使命讲到位,引导干部职工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和节能环保的办公习惯,使他们不仅仅是从遵守制度的角度,被动参与集约型机关建设,而是从思想上、意识上认同节约型机关建设理念,自觉地投入节约型机关建设。
为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对于机关事务中可以进行准确计量的资源消耗支出,诸如水、电、车辆修理、公务接待、办公用品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耗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作为推行节约型机关建设的依据,实行标准化管理,约束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使机关事务管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的道路,摆脱粗放的传统机关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各项法规制度,如健全机构编制、机关资产、投资预算、公务接待、会议制度等领域的法规规章,提高机关事务管理的规范性,逐步将节约型机关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政机关认真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精神,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的良好习惯,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增强了机关干部职工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建立机构。根据部署,和地方普遍建立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组织机构,一般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负责节约型机关建设组织协调工作,办事机构设在机关事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为建设节约型机关提供了组织保证。
完善管理制度。和地方机关以及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陆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节约型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在制度改革方面,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房地产制度改革等; 在制度标准方面,具体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办公用房制度、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等; 在财务经费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制度、机关建设投资制度、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等; 在工作制度方面,大力推行采购、合同能源管理、代建制、绩效管理等项制度为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运用科技手段节能减排。各级机关利用科学技术,开展以节能为核心的节约活动。节约型机关办公楼空调和采暖机组安装节能管理系统,夏天综合节电率达到 65. 2% ,冬天综合节电率达到 30. 72% 。节约型机关重点对地下停车场和办公楼的照明系统进行调整,先后更换减少照明灯具 4000 余盏,每日节电约 1214 度,在办公楼内饮水间 48 个直饮水加装了水量控制器,使流出水量仅为原来的一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