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历史
单片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4位、8位、16位和32位等阶段。8位单片机由于功能强,被广泛用于工业控制、智能接口、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8位单片机在中、小规模应用场合仍占主流地位,代表了单片机的发展方向,在单片机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80年代初,Intel公司推出了8位的MCS-51系列的单片机。
单片机可以取代PLC吗?
有人说这是个伪
基于Xilinx的FPGA单片机口袋机厂家
单片机的历史
单片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4位、8位、16位和32位等阶段。8位单片机由于功能强,被广泛用于工业控制、智能接口、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8位单片机在中、小规模应用场合仍占主流地位,代表了单片机的发展方向,在单片机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80年代初,Intel公司推出了8位的MCS-51系列的单片机。
单片机可以取代PLC吗?
有人说这是个伪问题,单片机是元器件,PLC是由元器件以及庞大的软件构成的系统,两者在这一方面没有可比性 —— 大多的PLC的控制芯片实际上就是单片机,也就是说可以将PLC看成是单片机的二次开发。单论工业防护等级,单片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根本比不了PLC这种IP67类的产品。而且就PLC这种能应对工业恶劣环境的产品还开发出一套冗余系统。
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采用超大规模技术将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含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接口)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即小巧又很完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在单片机程序的控制下能准确、迅速地完成程序设计者事先规定的任务。所以说,一片单片机芯片就具有了组成计算机的全部功能。
由此来看,单片机有着一般微处理器(CPU)芯片所不具备的功能,它可单独地完成现代工业控制所要求的智能化控制功能,这是单片机很大的特征。
然而单片机又不同于单板机(一种将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输入输出接口芯片安装在同一块印制电路板上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芯片在没有开发前,它只是具备功能极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如果对它进行应用开发,它便是一个小型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但它与单板机或个人电脑(PC机)有着本质的区别。
单片机的应用属于芯片级应用,需要用户(单片机学习者与使用者)了解单片机芯片的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其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和系统设计所需要的理论和技术,用这样特定的芯片设计应用程序,从而使该芯片具备特定的功能。
不同的单片机有着不同的硬件特征和软件特征,即它们的技术特征均不尽相同,硬件特征取决于单片机芯片的内部结构,用户要使用某种单片机,必须了解该型产品是否满足需要的功能和应用系统所要求的特性指标。这里的技术特征包括功能特性、控制特性和电气特性等等,这些信息需要从生产厂商的技术手册中得到。软件特征是指指令系统特性和开发支持环境,指令特性即我们熟悉的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数据处理和逻辑处理方式,输入输出特性及对电源的要求等等。开发支持的环境包括指令的兼容及可移植性,支持软件(包含可支持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资源)及硬件资源。要利用某型号单片机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掌握其结构特征和技术特征是必须的。
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在说单片机应用之前,首先来谈谈我们使用的电脑(PC机),我们使用的电脑属于通用计算机,真是感叹计算机发展神速!现在个人电脑的性能比以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普通PC机的运行速度就已经达到了3GB以上,拥有海量的硬盘空间,80GB、160GB甚至200G都很常见,内存普通的都有256M、512M甚至有1G内存,使用19'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正是这些电脑的很高的性能,为我们海量数值计算、信息处理、多媒体和网络应用、办公、家用等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比之下,单片机的硬件配置就没有通用计算机那么高了,单片机运算速度一般只有几兆至几十兆,如51单片机常用的晶振频率有6MHZ、11.0592MHZ和24MHZ等;单片机内部程序空间也比较小,一般在几KB到几十KB;单片机内存RAM一般几百字节到几KB。虽然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无法和电脑相比,但是单片机具有高可靠性、体积小、智能性、实时性、可塑性强(只要写入不同的程序,同一片单片机能够完成不同的工作)等诸多特点,而且价格低廉,如一片89S51单片机才几块钱。正是这些特点,使单片机成为工程师们开发嵌入式应用系统和小型智能化产品的选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