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
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
量 75~600/0.01mm 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
接管式内径千分尺订购
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
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
量 75~600/0.01mm 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
使圆锥角α为大致53度,测量触头的移动量与测杆的进退量相等
以往,在该内径测量器中,设置于测杆的螺纹部的导程为 0.5mm,而且为了使测量触头的移动量与测杆的进退量相等,圆锥构件的圆锥角 α 通常为大致 53 度。即,( 一个测量触头的移动量 ) = ( 测杆的进退量 )×tan(α×1/2),由于 tan(53×1/2) ≈ 0.5,因此,通过使圆锥角 α 为大致 53 度,测量触头的移动量 ( 多个测量触头中的两个测量触头的移动量的合计 ) 与测杆的进退量相等。
千分尺的研磨工具有哪些
对于(O~25)mm的千分尺,可用一只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尺架作为研磨工具。带尾锥的螺杆,可把它倒过来旋入千分尺本身螺孔中,利用弯把卡箍装在螺杆上当作手柄,摇动螺杆研磨。测量上限在25mm以上的千分尺,研磨部位根据量块或校对棒对零时由微分筒上的指示认定,利用本身尺架螺孔为研具对研。由于螺杆的工作牙廓位于牙形右侧,所以研磨时如果向右(棘轮方向)对螺杆施以拉力,则会加速研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螺纹常见两侧均有磨损,如果修理时只磨一侧,虽可使螺距符合要求,但会产生较大的半角误差,降低千分尺的性。因此,为了保持牙形的正确性,拉力不应太大,也可同时加以推力。
内径千分尺的正确保养
1.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用后擦净上油,放入盒内,置于干燥处。
用辅助量块3和标准量块2组成内尺寸标准检定内侧千分尺。检定时辅助量块应选择大于10mm的量┌─┐││└─┘块,以免因变形而影响检测结果。外径千分尺1的两工作面顶住精助必块并靠近标准t块一侧。检定内侧千分尺时,使其尽量靠近标堆量块处,这样可减小阿贝误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