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孩子的言语发展状况。2。不要让孩子模仿口吃的行为。3。不要让孩子产生口吃意识.4。要给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5.要抓住儿童学语的关键期。如何判断小儿口吃如何判断小儿口吃?年龄已大于1岁,还只能发元音;超过1岁半,小儿发音还不正确,在大多数话中有音节区分不清的;超过2岁半还不会说话;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超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还有不少造句错误,语言还不流利,语
纠正儿童口吃
关心孩子的言语发展状况。2。不要让孩子模仿口吃的行为。3。不要让孩子产生口吃意识.4。要给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5.要抓住儿童学语的关键期。如何判断小儿口吃如何判断小儿口吃?年龄已大于1岁,还只能发元音;超过1岁半,小儿发音还不正确,在大多数话中有音节区分不清的;超过2岁半还不会说话;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超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还有不少造句错误,语言还不流利,语言的节律、速度和抑扬都表现得异常。

如果亲们遇到孩子们的这些问题,请不要急着纠正孩子。要知道,很多时候,父母眼中的“错误”正是孩子身心发展所需要的,没有这些“错误”,没有这些“问题”,孩子长不大。相反,若父母能够去认识、了解、读懂孩子在不同行为背后的意义,就能知道什么情况下不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口吃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表现为讲话不流畅、阻塞和重复。

一般地说,口吃产生的病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生理上的,二是心理上的。生理上若因脑功能出现障碍、或是某些遗传基因在起作用,则很有可能使儿童产生语言障碍。导致儿童语言障碍的主要心理因素多有以下几个方面:情绪过度紧张、激动。有些儿童由于从小没有受过锻炼,在遇到生人时,或人多而在重的场面时,就特别紧张、激动,以致于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时,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制止,一般能纠正过来,但一些家长采取奖励或急于求成的话,就会变成真性口吃这便形成了小儿口吃、小儿结巴,小儿口吃得不到纠正便演变成成人口吃。2、人格特征:回顾有口吃的人的病前人格,我们发现,他们往往做事追求十全十美,对自己所做的事不是十分放心,同时敏感、自卑、抑郁等。他们在发音时力求,特别注意自己的说话情况,以致说话时反而紧张,导致口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