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
1、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灌浆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3、模板支护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4、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
支座灌浆料厂商
施工方法:
1、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灌浆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3、模板支护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4、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5、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过1000mm,灌浆孔与排气孔应高于孔洞高点50mm。
6、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拌和。宜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宜先加入2/3的水拌和约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均匀,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灌浆前,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蜡质等。灌浆前24h,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灌浆前1h,清除积水。
(2)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进行灌浆,直到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进行灌浆。灌浆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应视实际工程情况分段施工。如设备底板具有复杂结构,宜采用压力灌浆。
(4)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部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
(5)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宜在灌浆后3h~6h沿底板边缘向外切45°斜角,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的,应在初凝后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施工步骤:
1、 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清理灌浆空间并提前将混凝土表面润湿。
2、 支设模板并用水泥(砂)浆、塑料胶带封堵模板连接处以确保不漏水、漏浆。
3、 按灌浆料重量的12-14%加水量加水搅拌(机械搅拌2-3分钟,人工搅拌5分钟以上)
4、 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方向灌入灌浆部位。必要时可借助竹条或钢钎导流,可适当振捣或轻轻敲打模板。
5、 施工完毕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帘或棉被阴湿养护3-7天。
6、 使用温度为-10℃至40℃。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或外掺料。
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防离析、微膨胀等物质配制而成。它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下面呢,施诺迪灌浆料生产厂家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关于灌浆料搅拌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1、手提电钻的功率不足,要更换较小直径的搅拌器杆,钢筋的直径要减小,选用的搅拌器的功率不小于700W的功率,并且选用低速搅拌器来进行搅拌;
2、加水量很低,一般情况下,是按照粉料的12%-15%的用水量来添加,料太多,水太少,水灰比很低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搅拌费力的问题;
3、包装袋多采用纸塑复合三合一,二合一两种方式的包装袋产品,包装袋内部的塑料薄膜袋很容易掉入到拌料容器,拌料桶内,这时候,塑料薄膜袋会缠绕到搅拌器的搅拌杆上面,加到了阻力。同样,包装袋上面是有很多细线和塑编线会容易掉入的,也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