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有关CPR质量控制摘要:
1. 2010指南比2005指南更加强调了CPR的重要性。
2. 正确按压和CPR质量控制极其重要,在进行个循环的CPR时将以
往的“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部按压,改成“CAB”: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3. 高质量的CPR:深度至少达到125px ,速率至少达到100次/分钟,尽量
减
AED ZOLL 自动除颤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有关CPR质量控制摘要:
1. 2010指南比2005指南更加强调了CPR的重要性。
2. 正确按压和CPR质量控制极其重要,在进行个循环的CPR时将以
往的“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部按压,改成“CAB”: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3. 高质量的CPR:深度至少达到125px ,速率至少达到100次/分钟,尽量
减少中断按压,注意胸廓回弹。
4. 在医院和公共场合因该将除颤和CPR结合起来是选择,有效提高
复苏成功率。
5. 鼓励在模拟急救和实际的复苏中使用CPR反馈和使用后回顾报告。
6. 鼓励救援者组织团队协作进行复苏操作。
7. 在培训中使用CPR反馈装置可提高医护人员在实际的复苏中保证了心
肺复苏的质量。
在除颤前确定抢救者具有「三无征状」,即「无反应」「无脉搏」「无呼吸」
一、AED适用方法教学
1、确定患者心跳呼吸停止
在除颤前确定抢救者具有「三无征状」,即「无反应」「无脉搏」「无呼吸」。
2、拨打急救电话
不会使用AED,请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3、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坚持到AED到达
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应在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应在5~6厘米,30次按压后两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直到AED送达。
4、将除颤器放置在患者身边,打开除颤器。
5、解开患者衣服,保证患者胸部干燥无遮挡
6、将电极片贴在患者左侧外部和右侧胸部上方,将电缆接到除颤器装置上
7、等待除颤器分析心率,若显示「建议」,提醒并确认所有人均没有接触患者,按下键,进行除颤。
8、除颤后继续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完成后等待AED下一次分析心率
9、若显示「不需」,应再次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再由AED分析心率
10、继续心肺复苏和使用AED,直到患者醒来或救护车到达。



Zoll博士是位成功使用体外除颤术调节患者心律的医师,这一发现对降低心脏疾病致死率具有重大意义。他在1964年开发出一种可通过植入起搏器对心脏进行长期直接电刺激的方法,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是源自其技术上的突破,如今已成为主要的心脏方法。
他于 1973 年获颁拉斯克医学奖(Lasker),这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并在1989年被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评选为心脏起搏的先驱者。
Richard A.Packer于2016年被任命为卓尔公司的董事长,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公司执行官、总裁。在加入卓尔之前,他曾担任消费电子公司惠斯勒公司(Whistler Corporation)的副总裁。
卓尔拥有完善的产品和技术,涵盖除颤和监护、循环和心脏复苏术 (CPR) 反馈、数据管理、液体复苏以及型体温控制,可帮助临床医师、EMS和消防人士以及非救护人士患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