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生沉降的不同情况以及沉降速率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础施工期间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1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d~3d观测1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若水位恢复时间较短、恢复速度较快,应在水位恢复的前后一周内每2d~3d观测1次,同时应观测水位变化。此
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电话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生沉降的不同情况以及沉降速率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础施工期间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1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d~3d观测1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若水位恢复时间较短、恢复速度较快,应在水位恢复的前后一周内每2d~3d观测1次,同时应观测水位变化。此后可每周观测1次至回填土完工。
公司有检测仪器设备300余(台)套,按时校准/鉴定满足检测需要。公司检验检测业务覆盖房屋建筑工程,铁路、交通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工矿工程,地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电力工程,港口及航运工程,隧道及桥梁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主要检测业务有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电气(含防雷接地)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检测、建筑智能化检测、建筑节能检测。欢迎来电咨询!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施。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5)施工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指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6)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基坑工程监测目的
1. 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别工程安全与否的依据,是工程决策机构的“眼睛”和“了望塔”。
2. 作为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设计计算中未曾计入的各种复杂因素,都可以通过对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加以局部修改和完善。
3. 积累经验以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每一个基坑工程的施筑,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次1:1的实体试验,所取得的数据是结构和土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真实反应,是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基坑系统的综合体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