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应建筑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来源可靠的地方,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尽量避开工矿企业的有害气体、烟雾、粉尘以及来自院等的污染源。肉类、鱼类等加工厂的冷库应布置在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频率的上风侧,位于产地附近或商品集散方便的地方。建筑一般由冷加工及冷藏建筑、冷加工辅助建筑、交通运输设施、管理及生活用房建筑和机房制冰间建筑等组成。
冷加工及冷藏建筑统称“冷间”,包括温度
冷库安装厂家
冷库应建筑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来源可靠的地方,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尽量避开工矿企业的有害气体、烟雾、粉尘以及来自院等的污染源。肉类、鱼类等加工厂的冷库应布置在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频率的上风侧,位于产地附近或商品集散方便的地方。建筑一般由冷加工及冷藏建筑、冷加工辅助建筑、交通运输设施、管理及生活用房建筑和机房制冰间建筑等组成。
冷加工及冷藏建筑统称“冷间”,包括温度在0℃左右的冷却间,温度在-23~-30℃的冻结间,温度在-12~-20℃的冷藏间,以及温度在 -4~-10℃的贮冰间。冷库的平面布置应使工艺流程合理,路线短,不交叉,高、低温分区明确,尽量缩小围护结构的面积,柱网分布整齐,并考虑到扩建和维修方便。其平面一般成方形,多层冷库常建成哑铃式或单体式。
北方的冰窖是冷库的初级阶段。北京的北海冰窖相传建于明代,至今已沿用四五百年。19世纪中叶,世界上台机械制冷装置问世,利用人工制冷设备控制低温取得成功。从此冷库建筑在许多迅速发展,农畜产品从收获、加工到商品出售的各个环节全部实现了冷藏。建造现代冷库始于20世纪初。目前各大、中城市已有相当数量的冷库,且其容量不断增大。此外由于气调贮藏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气调冷库。能创造低压、高湿环境的减压冷库也正在研究设计中。
果蔬产品经过净化加工后,其表面组织细胞被破坏,微生物侵染面积增加,伤口呼吸作用增强,营养消耗加剧。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状况是决定净菜货架期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则是影响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繁殖速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温度越高,呼吸强度越大,果蔬呼吸代谢越强,各种营养成分消耗也越快,其结果是加速细胞分解,严重地降低果蔬耐贮性与抗病性。低温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的方法,在5 ℃以下温度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繁殖就会得到很明显地抑制,从而有效地保证净菜的质量与新鲜度。但并非所有的净菜均适宜于低温,有许多蔬菜对低温比较敏感,容易发生冷害。例如黄瓜、西葫芦、苦瓜等在7℃以下很容易受冷害,其冷害症状表现为表面呈水煮状、组织软腐、食用部分变苦或风味迅速减退,失去食用价值,因此对那些容易受低温冷害的蔬菜,可以采取分批进货或推迟进货时间,边包装边装箱的形式,或者采取个别存放等保温措施,防止冷害发生。尽管许多蔬菜对低温比较敏感,但是由于净菜极易腐烂变质,贮藏期短,所以在生产量小、货物又可及时销售的情况下,在实际操作中可忽略产品冷害问题。
使用冷库进行保鲜时应注意事项
1温度
采用冷库保鲜技术,控制好冷库中的温度是关键。作为短期贮藏的净菜产品,一般冷库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4 ℃即可,对于易受冷害的蔬菜(如黄瓜、西葫芦、苦瓜等)可放在5~7℃冷库中,或者采取加盖棉被等保温措施,防止蔬菜受冻。蒜薹、西兰花等易老化的蔬菜应放在0 ℃左右库中。为保证成品菜质量,避免温度变化剧烈,呼吸代谢增强,蔬菜修整与覆膜也应在2~5 ℃条件下进行。
2 湿度
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度,减少失水萎蔫,贮藏加工期间湿度一般控制在80%~95%。并且在存放过程中,根据贮物量及库间温度情况,注意随时通风换气。
3 适当晾晒
香菇、洋葱、生姜等表面含水量较大品种,入库前必须适当晾晒,减少其覆着在蔬菜表面上的水分,延长贮藏期。
4 防止堆压
进库蔬菜应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或者打垛放在库中,防止码垛过高堆压对蔬菜造成机械损伤或垛内发热,导致蔬菜质量下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