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是本公司结合消防和生活、生产用水的特点,研制生产的具有国外水平的新一代产品,采用微型计算机可编程控制技术,根据供水管网和水源的多种情况,由微型计算机控制调节各种复杂的工作,实现了智能化供水。
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是非常理想的一种节能供水设备,节能效果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方案设计灵活,供水压力可调,流
不锈钢无负压供水设备安装
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是本公司结合消防和生活、生产用水的特点,研制生产的具有国外水平的新一代产品,采用微型计算机可编程控制技术,根据供水管网和水源的多种情况,由微型计算机控制调节各种复杂的工作,实现了智能化供水。
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是非常理想的一种节能供水设备,节能效果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方案设计灵活,供水压力可调,流量可大可小,完全可以取代水塔、高位水箱及各种气压式供水设备,可免除水质的二次污染。
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亦用于改造原有老式泵房设备,改造后同样可以达到节能、自动恒压供水的目的。
二、设备特点
1、 节能
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能根据用户的实际用水量和使用压力自动检测,调节电动机的转速(耗电量),使设备始终处于的工作状态。
2、 供水管网压力稳定
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由微机构成自动闭环控制,能在0.5秒内使变化的压力恢复正常,压力调节精度为设定值的±5%。
3、 占地小、投资少,安装工期短。
生活变频气压供水成套设备与其他老式供水设备相比节约占地3~16倍,比建水塔节约投资15%~60%。设备体积小,组装、安装调试方便,运输及安装工期短。

变频供水设备水泵低效运转的缘由:
1.水泵选择不合理
从理论上看,变频供水设备的水泵其能耗应该比拟小,但在实践应用中发现,变频供水系统的能耗很高,以至比水泵-水箱结合供水方式能耗的2倍都高,这阐明变频驱动供水系统并不节能。变频水泵供水技术固然在我国建筑二次供水中的应用时间比拟长,但很多技术人员对变频供水系统的认识还不,错误的以为采用变频技术就是减少能耗,在停止二次供水设计时,随意的选择水泵,从而招致水泵选择不合理,这就对二次供水变频水泵运转效率形成很大的影响。
在供水系统设计选择水泵时,设计人员经常会依照供水系统***设计流量停止组合,而在工程上有一用一备、二用一备、三用一备、四用一备等状况,流量匹配有25% 25% 25% 25%、10% 30% 30% 30%、40% 40% 40%、50% 50%等状况,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当选择比拟普遍,检查人员很难判别其泵组设计选配能否合理。
影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主要因素:
1. 用户的需求直接影响到无负压供水设备,如住宅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日常供水,建筑物的高度直接影响供水设备,居民区,工厂、企业、学校、酒店和其他建筑类型直接影响到高峰用水量。
2. 不同的配置直接影响无负压供水设备。如整套无负压供水设备均采用SUS304食品级不锈钢制造,主要部件有管网、阀门、水箱、水泵等。
3.控制系统的配置也会影响无负压供水设备。PLC控制柜的使用也会增加无负压供水设备,如有特殊要求,控制柜的电子元件也会增加非负压供水设备。
4. 在安装调试的后一步,桌面的安装设计也会尽量减少非负压供水设备,如:位置不当、管网、电缆、信号传输等,都会成为增加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一个因素。
(1)直接供水方式。
只要室外供水管网的水压、水量能满足室内高和远点的用水要求,便可采用此种方式。它是一种简单的无须加压和贮水装置的给水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通过引入管、阀门、水表到干管、立管再到各层用水点。
直接供水方式适用于四层以下的建筑物,也适用于竖向分区供水的低个区。
(2)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若内室外给水管网压力大部分时间不足,且室内用水量较大又较均匀时,则可采用单设水泵的给水方式。此时由于出水量均匀,水泵工作稳定,电能消耗比较经济。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生产车间的局部增压给水,一般民用建筑物采用。当建筑内用水量大且较均匀时,可用恒速水泵供水;当建筑物内用水不均匀时,宜采用一台或多台水泵变速运行供水,以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为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节省电能,当水泵与室外管网直接连接时,应设旁通管。当室外管网压力足够大时,可自动开启旁通管的逆止阀直接向建筑物水。因水泵直接从室外管网抽水,会使外网压力降低,影响附近用户用水,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外网负压,在管道接口不严时,其周围土壤中的渗漏水会吸入管内,污染水质,所以当采用水泵直接从室外管网抽水时,必须征得供水部门的同意,并在管道连接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污染水质。为避免上述问题,可在系统中增设贮水池,采用水泵与室外管网间接连接的方式。
(3)设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
当室外给水管网中压力或周期性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而且建筑内部用水量又很不均匀时,宜采用设置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