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泳涂装线实际生弊病原因
当前,在车身、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中,为提高涂装质量、降低成本,大多采用了阴极电泳漆作为涂装与防腐处理的底层涂料。电泳涂装可以对工件的内腔、夹缝等部位进行涂装,大大提高这些区域的防腐性能。
汽车轮毂属于典型带有夹缝的工件,在生产线上常有轮毂夹缝、焊缝等处前处理转化膜出现返锈,转化膜不完整现象。电泳后轮毂夹缝里出现漆膜起泡或者
阳极电泳涂料涂装线设计院
轮毂电泳涂装线实际生弊病原因
当前,在车身、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中,为提高涂装质量、降低成本,大多采用了阴极电泳漆作为涂装与防腐处理的底层涂料。电泳涂装可以对工件的内腔、夹缝等部位进行涂装,大大提高这些区域的防腐性能。
汽车轮毂属于典型带有夹缝的工件,在生产线上常有轮毂夹缝、焊缝等处前处理转化膜出现返锈,转化膜不完整现象。电泳后轮毂夹缝里出现漆膜起泡或者有类似漆渣状的物质流挂的存在。另外,电泳后的轮毂长时间放在室外后,有时会从轮毂夹缝处流出黄色锈水。在生产中,轮毂夹缝越小,越易出现此类问题。
轮毂电泳涂装线实际生弊病原因
(1)除油不。从工艺上看,预脱脂、脱脂两道工序,有喷淋和浸渍,对一般工件是完全可以除去工件上油污的,但从实际效果看,却存在夹缝等处除油不净现象。
(2)残留酸根离子的影响。轮毂在酸洗时,由于无机酸根离子半径很小,极容易渗到轮毂夹缝内部,在后道水洗时也较难以清洗干净,这些酸根离子就成为腐蚀的隐患。
(3)转化膜方面轮毂夹缝里若pH偏高,工件、溶液界面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阻碍甚至停止转化初始反应,不易或不能形成转化膜。夹缝里若pH值偏低,引起金属腐蚀的加速、加剧,导致转化膜质量变差。
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工艺控制要点(二)
1. 2 电泳涂装
其工艺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3 个条件 :
(1) 槽液的组成方面 : 固体分、灰分、MEQ 值和含量 ;
(2)电泳条件方面 : 槽液温度、泳涂电压、泳涂时间;
(3)槽液特性方面 : pH 值、电导率;
(4)电泳特性方面 : 库仑效率、电流值、膜厚和泳透力。
1. 2. 1 固体分
电泳涂料 ( 或槽液 ) 在 110 ℃以下烘干时所留下的不挥发部分称为电泳涂料 ( 或槽液 ) 的固体分 , 它是电泳涂装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随着生产的进行 , 槽液的固体分不断下降 , 为使电泳涂膜的质量稳定 , 电泳槽液的固体分需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 在阴极电泳槽液中固体分应控制在 19%± 1% 范围内。
1. 2. 2 pH 值、电导率
它们是电泳槽液的两大特性值 , 对电泳特性、槽液的稳定性和涂装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 , 因此 ,应将槽液的 pH 值、电导率严格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不同品种的阴极电泳涂料都有特定的 pH值范围 , 以保持槽液和涂装质量的稳定。
阴极电泳槽液系酸性体系 , 需保证适量的酸度以保持槽液的稳定。当 pH 值高于规定值时 , 槽液的稳定性逐渐变差 , 严重时产生不溶性颗粒 , 槽液易分层、沉淀 , 电导率下降, 堵塞阳极隔膜和超滤膜 , 涂膜外观变差 , 尤其水平面有颗粒 , 小的像针尖状 , 大的手摸凸出。随着酸量增加(pH值降低) ,槽液的溶解性增强 , 但对涂膜的再溶性和对设备的腐蚀性增大 , pH 值在 5. 9 以上时 , 对设备的腐蚀可大为缓和。
不同品种阴极电泳涂料的槽液电导率也有的控制范围 , 基于电导率的微小变化 , 如 ±100μ S/cm 将不会影响涂膜性能 , 故一般控制范围为± 300 μ S/cm 。槽液的电导率过高或过低对涂膜厚度、外观和泳透力有影响 , 随槽液电导率的 ,泳透力也随之 , 膜厚也相应增厚。当槽液电导率偏高时 , 可用去离子水置换超滤液来降低 , 例如对 300 t 槽液用去离子水替代 20 t 超滤液 , 可使槽液电导率下降 100 μS/cm 。
电泳涂装线工艺参数的控制
根据电泳特性,电压控制在170-230 V之间,在此范围内,涂层的厚度随电压的不断升高而升高,但一旦电压超过电泳的击穿电压时,涂层会击穿,造成涂层粗糙、、桔皮等弊病。
pH值、电导率它们是电泳的两大特性值,对电泳特性、槽液稳定性和涂装效果都有较大影响。阴极电泳槽液系酸溶液体系,需要适当的酸度才能保证槽液的稳定。槽液的电导率一般要求较宽,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控制,方便生产控制。涂层的厚度随槽液电导率的而。
电泳时间:工件的电泳时间要根据其复杂程度和面积的大
小来确定,时间过长会提高漆的泳透力,但会使膜变厚,增加生产成本;时间太短,则漆膜厚度达不到要求,降低涂层的耐腐蚀性。对一般复杂的汽车零部件来说,时间设定在 3 min 左右 就可以了。
固体分:电泳槽液固体分含量的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成。
膜速度和质量,固体分含量过高时,电泳速度加快, 膜粗糙,甚至出现枯皮;固体分含量过低则使漆的泳透力下降,膜厚变薄,影响涂层的防腐蚀能力。
颜基比:所谓颜基比就是指漆中颜料的含量与基料中不挥发物总的含量的比值,搂的颜基比失调,会影响涂层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能力。
电泳槽液温度:在涂装时对电泳漆的温度有一定要求,温度过高,电极反应过快,漆的电沉积速度也加快,易使漆膜变厚变粗,甚至产生裂缝,也使槽液的溶剂挥发加快,漆的稳定性下降;如果温度偏低,出现泳透力下降。
工艺参数和涂层质量控制
为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必须对电泳涂装线的设备、槽液和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并做好记录。在电泳涂装工艺管理中,现场管理的的项目为确保槽液稳定及泳涂质量稳定,槽液管理由涂料供应方技术人员会同用户方技术人员共同负责。
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前处理常见问题分析(三)
1.磷化槽受串热的影响
目前,与阴极电泳配套的大多为锌锰镍三元系磷化液。该磷化液与阴极电泳配套性好,涂层防腐性能优异,附着力良好。锌离子浓度对磷化膜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当锌离子浓度为l.6g/L时,磷化膜均匀;当锌离子浓度为0.8g/L时,磷化膜不完整。故Zn2+浓度应控制在1.2~1.6g/L。此时,可得到“P比”>/90%的磷化膜,大大提高了涂装产品的耐蚀性。但当磷化槽受到通道串热影响时,磷化槽液温度升高至超过正常使用温度,会出现磷化结晶现象。即温度过高时,磷化液中可溶性磷酸盐的离解度加大,从而使磷酸根浓度升高,产生磷酸锌沉淀,槽液中锌离子浓度降低。当磷化液恢复到正常的温度时,原有的平衡并不能恢复。此时如果不调整锌离子浓度,就会使磷化膜不完整,导致工件上残留大量的磷酸锌晶粒,在后续的水洗工序中难以洗净。带有结晶的工件在电泳漆膜烘干固化后,表面依然会残留大量颗粒,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及防腐蚀性能。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重新调整磷化槽,对工件进行返工处理。
2.槽液串槽及其解决方法
汽车零部件形状复杂,夹缝及焊缝多,在前处理过程中工件带液量大,而且喷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