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毒方法的优越性
、优于紫外线照射
(1) 臭氧到处渗透没有死角。紫外线只有照射到物体表面且达到一定的照射强度标准
才有杀菌效果。食品车间一般比较高大致使紫外线照射强度远远不够特别是距离远照
射产生很大死角如加工案板下部等。臭氧为气体渗透性强扩散性好浓度均匀没有
死角
(2) 杀菌速度快。紫外
大型水处理臭氧发生器
臭氧消毒方法的优越性
、优于紫外线照射
(1) 臭氧到处渗透没有死角。紫外线只有照射到物体表面且达到一定的照射强度标准
才有杀菌效果。食品车间一般比较高大致使紫外线照射强度远远不够特别是距离远照
射产生很大死角如加工案板下部等。臭氧为气体渗透性强扩散性好浓度均匀没有
死角
(2) 杀菌速度快。紫外线照射杀菌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一般要照射6小时以上而符
合标准浓度的臭氧只需开机1小时以上
(3) 高湿度下杀菌效果更好。紫外线照射杀菌在环境相对湿度达到60%以上时消毒效
果急剧下降湿度达到80%以上时反可诱使细jun复活。臭氧则相反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
好。这是由于高湿度下细胞膜膨胀变薄其组织容易被臭氧破坏这一特性对于食品行业中
普遍存在的高湿环境特别适合
(4) 有低浓度保洁功能。紫外线照射时生产人员必须离开现场照射完成后无法用低功
率的紫外线照射保洁臭氧消毒时生产人员必须离开现场消毒完成后可以调低臭氧发生量
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低浓度臭氧继续保持生产车间的空气清洁。
工程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 17051-199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人民共和国卫生bu《消毒技术规范》
《食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B 19303-2010
《食品、药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4789
药品《GMP验证指南》《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GB/T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997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注意问题 臭氧发生器应用于水处理工程等场合时,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发生器的效率及其可靠性,因此在设计臭氧发生器应用系统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⑴发生器原料气体不得含烃类、腐蚀性气体和任何其他能在氧/臭氧/电晕环境内发生反应,从而对设备安全造成危害或损坏的物质。
众所周知,包炸的三要素是燃料、氧化剂和火种,而臭氧发生器的电晕环境中已存在两项,即氧化剂和火种。因此必须防止在原料气体中含有烃类燃料物质;如果有可能存在烃类物质,必须安装烃类分析仪,以便当烃类浓度接近包炸下限(LEl)的25%时切断电源。⑸对于气冷却发生器来说,冷却空气必须无潮气、杂质、腐蚀性、气溶胶、油质或导电物质以及可见粉尘。
碳氟化合物,如特氟隆或冷却剂都可在电晕中分解形成氟,后者能侵蚀玻璃介电材料,可加速介电体损坏。围绕在电晕室外面的循环冷却流体有可能通过密封泄漏并进入电晕空间,结果在介电体表面形成一层漆类,涂层。(2000-3000小时)但成本低,生产简单,有几个人就可以组装生产。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由于这种涂层降低臭氧生产的效率,介电体必须定期予以清洗。
另外,原料气还应滤除5μm左右的颗粒,以防止小的干燥剂粉末或其他微粒进入发生器电晕区。以免影响电晕效率。
⑵供气压力不能无控制地改变,由于气压影响电晕功率诱导和跨越介电体所加电压,大范围压力变化会使发生器运行不可靠。超出电晕功率范围可造成熔断器或自动断电器断开。超出外加电压峰值还能造成介电体过早失效。
臭氧设备在食品的杀菌保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食品企业还没有使用这一良好的杀菌工具。臭氧设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食品企业了解臭氧杀菌的优点、掌握“臭氧杀菌的成本并不高”的事实,才能让更多的食品企业使用这种经济实惠、运行成本低廉的杀菌武qi。正常情况下,除非处在一个极度多尘的工业大气环境内,空气多半是不需要过滤处理的。
据臭氧设备介绍,臭氧(又名三原子氧),分子式为O3,分子量48.00,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居第二位。臭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雷雨过后的空气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就是雷电作用于空气而产生的臭氧。臭氧有很高的能量,所以很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易变,很快会自行分解为氧气(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的半衰期为17-23分钟。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人员无需呆在消毒室,且臭氧发挥杀菌作用后,会很快分解,所以,用臭氧杀菌消毒,不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不会引发象化学熏蒸剂消毒那样的职业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