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能源分项计量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为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工作,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公共机构的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及能源资源利用状况进行检验、核查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提出改进用能方式或提高用能效
能源分项计量
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能源分项计量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为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工作,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公共机构的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及能源资源利用状况进行检验、核查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提出改进用能方式或提高用能效率建议和意见的行为。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技术导则》)第二十三条
能源审计的内容包括:
(一)查阅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和用能系统、设备台账资料,检查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核对电、气、煤、油、市政热力等能源消耗计量记录和财务账单,评估分类与分项的总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三)检查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审查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检查次能源审计合理使用能源建议的落实情况;
(五)查找存在节能潜力的用能环节或者部位,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建议;
(六)审查年度节能计划、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核实公共机构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说明;
(七)审查能源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检查能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能源计量
利用和省财政资金,支持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绿色节能项目、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淘汰落后产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试点项目建设。组织申报鼓励发展的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引导和推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省级组织开展两次用能权交易,累计成交190.5万吨标准煤,成交金额1.093亿元。落实居民阶梯电价及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泥和电解铝等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利用电价的杠杆作用,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引导高耗能企业绿色发展。
组织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省级平台建设,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组织开展燃煤锅炉能效提升工程,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锅炉能效普查和能效测试,不断提升锅炉节能、环保水平。围绕全省能耗双控目标,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完成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认真开展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对全省能效标识备案生产企业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创建,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宣传节能法规标准,普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知识和理念,推动形成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需求牵引、驱动。根据能源发展战略和要求,紧密衔接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能源计量需求,准确把握能源计量发展方向。以制度、技术、管理为手段,积极探索能源计量发展新思路,培育能源计量服务新业态,形成可量化、可、可推广的能源计量服务新模式,推动能源计量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夯实基础、完善体系。加快能源计量相关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建设,针对节能减排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技术难题研究和攻关,推动能源计量器具智能化升级。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加快能源计量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完善能源计量监管体系,提升能源计量监管能力和水平。
分类推进,协同发展。针对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特点和需求,分类、分层制定能源计量推进措施,提升以能源计量为基础的节能减排整体解决能力和水平。加强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区域之间的协作,积极构建统一协调、运行、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能源计量协同发展机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