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禁养区政策
二、注意整治“禁养区”常用手段,养殖户要积极主动应对
养殖场动辄数百上千平,如果按照正常建筑来拆除,其赔偿费不少。
但是如果征收方换个方式,以“拆违”、“环保关停”等名义进行拆除的话,那么拆迁补偿就可以为零补偿或低价补偿。这样征收方省了钱,而养殖户就亏得多了。我们来看看禁养的一些常用手段。
、以违建之名拆除养殖场。
拆迁方会以
养殖场禁养区政策
养殖场禁养区政策
二、注意整治“禁养区”常用手段,养殖户要积极主动应对
养殖场动辄数百上千平,如果按照正常建筑来拆除,其赔偿费不少。
但是如果征收方换个方式,以“拆违”、“环保关停”等名义进行拆除的话,那么拆迁补偿就可以为零补偿或低价补偿。这样征收方省了钱,而养殖户就亏得多了。我们来看看禁养的一些常用手段。
、以违建之名拆除养殖场。
拆迁方会以养殖场未办有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为由,送达《限期拆除通知书》,责令其自行拆除,逾期将强制拆除。
《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其《、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规定:“畜禽养殖用地,实行分类管理,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无需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因此,以违建之名只是不给或者少给拆迁补偿的一个“幌子”。
第二、以环保为名关停养殖场。
“以环保为名行禁养之实”,这是拆迁方的惯用手段,以污染环境、未经过环评、相关污染防治设施未经过验收等为由,去禁止该养殖场的发展,但以环保之名也要依法进行,并且,《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因为环境整治,经济开发等理由限制或禁止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以环保为名,这些“政策性”的理由,看似合理合法,实则为降低整治禁养区成本的有效工具。
第三、以占地为名责令限期拆除养殖场。
《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基本农田以外的土地符合规划、有条件的可以用于养殖场的建设和经营。畜禽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无需向规划部门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拆迁方无权责令限期拆除。
但是在实践中,相关行政机关经常对划为禁养区避而不谈,采用占地等迂回的办法逼迫养殖户拆除。
集体土地使用证
集体土地是我国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是农民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是发给个人或者依法使用集体土地的企业、其他组织,使用人不是所有者,仅有使用权。
>>>>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县级对集体所有的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因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需要,或因建设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需要,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但必须取得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才行。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又称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是指经土地使用者申请,由城市各级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该证主要载明土地使用者名称,土地坐落、用途,土地使用权面积、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土地法》的规定,农村的宅基地审批权在县级,因此,只有经过县级批准并颁发了宅基地使用权证,才能依法领取房屋产权证。农村住房虽然使用的农村集体土地,但在只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批准的宅基地上建筑的房屋是占地,不能领到房屋产权证,在自留地、承包地里自建的房则更不能领取到房屋产权证了。
③大豆和土豆要翻身
高蛋白大豆
我国大豆需求量高,但面对国际市场的低价大豆,国内大豆卖不上价钱,农户种植积极性很低,2015年,我国大豆面积仅为9756万亩,是新成立以来水平。对于大豆这一点,由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冲击,单打独斗的个体农户还是谨慎种植。
土豆
大家都知道,马铃薯现在是主粮,按照计划,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要扩大到1亿亩!怎么扩,肯定是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吸引:
>财政对马铃薯实施脱毒种薯扩繁和大田种植补贴,每亩补贴100元;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从之前的6亿元增加到10亿元,主要用于马铃薯和果蔬储藏保鲜,其中1亿元专门用于支持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
>>>鼓励各地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价格优惠;
>>>>支持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环节;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马铃薯主食产业的支持力度。
④杂粮
2016年开始,发布《2016杂粮生产指导意见》等文件,众多相关补贴给杂粮产业带来转机,总体来说将分为5个区进行指导,各地对于杂粮种植、规模化生产、下游加工也会各有补贴,阅读详情请点击种植杂粮相关补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