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位置更适合用来安装扬尘监测仪?
一、扬尘监测仪布点高度1、固定位置,通常安装在3-3.5m以上的高度,安装在车辆的进出口处,距主体工程的土方作业区域18-20m以内,并部署在下风区域。2、预埋件的安装因南北方的差异而不同,通常,南方狂风暴雨比较多,建议使用水泥埋件更坚固,北方的天气较为温和,可以直接使用膨胀螺丝。3、扬尘监测仪不应放置在高温,潮湿,污水,灰尘,空气含有盐酸
扬尘在线监测
什么位置更适合用来安装扬尘监测仪?
一、扬尘监测仪布点高度1、固定位置,通常安装在3-3.5m以上的高度,安装在车辆的进出口处,距主体工程的土方作业区域18-20m以内,并部署在下风区域。2、预埋件的安装因南北方的差异而不同,通常,南方狂风暴雨比较多,建议使用水泥埋件更坚固,北方的天气较为温和,可以直接使用膨胀螺丝。3、扬尘监测仪不应放置在高温,潮湿,污水,灰尘,空气含有盐酸和碱较多的空气和化学气体的地方。
二、扬尘监测仪的监测点要求1、设置依据: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地形的复杂性,污染源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的数量。2、监测点位数: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己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3、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在每个主要集中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和其他大气污染源)的评价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指标,并建立监测点。4、城市道路项目可以不受上述监测点数量的限制,根据道路布局和交通状况,结合环境空气保护指标的分布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指标,设置监测点。
从行业类型来看,11月公众反映集中的行业为建筑业,占38.3%;其次为住宿餐饮娱乐业和非金属加工制造业,分别占16.0%和9.1%。其中,建筑业占比比10月同类占比减少2.6%;住宿餐饮娱乐业举报占比比10月同类占比增加0.9%,非金属加工制造业举报占比与10月同类占比持平。
1、自身结构属于一体化设置模式
气象站设备需具备的特点为一体化设置,即整体结构相互联结在一起,省略了安装和拆卸的多余环节。购置一旦完成,该类别的设备可自由安装至不同区域,且能自行规避外界因素的干扰。依照详细规程固定好气象站,该设备就能投入到稳步的运行状态。
2、庞大的空间可存储海量监测数据
气象站设备需具备的第二大特点是存储空间庞大,可将监测到的数据尽数存储到相应位置,不会进行数据的覆盖,工作人员会定期传输这部分数据。即使遇到相对恶劣的外部环境或天气状况,气象站也能避免数据的丢失,部分气象站甚至能实现自动上传数据的功能。
3、全天候不间断的采集气象数据
气象站设备需具备的第三大特点是数据采集精准,能够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数据采集,不会遗漏掉任一重要的气象信息。要知道即便在短短的的小个小时之内,天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数值,均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因此需要将这部分信息采集到位。
气象站设备需具备上文提及的三方面特点,对此不熟悉的消费者,刚好可借此机会加深理解,毕竟气象站设备与日常的天气预报工作息息相关。现阶段针对该类设备的研究从未停止,厂家和制造商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气象站的性能。
近年来在建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地分布范围越来越广,造成我们的空气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我国对环境治理要求也越来越高,PM2.5越来越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而空气中的扬尘作为影响PM2.5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级监控的对象。
传统人力巡查存在检查结果主要靠估测,难以量化和分析,导致相应处罚科学依据不充分等缺点,通过建立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就可对建筑工地扬尘排放状况进行全天24小时的实时跟踪监控,系统对回传数据进行处理、对超过预定排放值的建设工地进行实时报警,及时自动发送短信告知工地负责人做相应整治工作。通过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及时有效地获取建筑工地扬尘排放状况,为现场处理和行政*.*/*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在线扬尘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建筑扬尘、沙石场、堆煤场、桔杆焚烧等无组织污染源排放及居民区、商业区、道路交通、施工区域等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在线实时的自动监控,并能通过摄像头抓拍取证,所得数据均能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及时传递到数据平台便于管控。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的架构层
(1)感知层: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包括颗粒物浓度监测仪、气象五参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和视频监控摄像机,对颗粒物浓度、气象参数、噪声和现场视频进行连续自动在线监测;
(2)传输层:采用有线、无线、3G等方式传输各种监测数据;
(3)平台层:数据服务云平台,依托在建工地扬尘与噪声监测平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提供跨区域、全时间、多层次的数据挖掘和对比,为科学治理雾霾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