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千分尺的结构特点:
内径千分尺的结构特点:
内径千分尺的测量下限有50mm、75mm、150mm等,测量上限至5000mm。单体内径千分尺的示值范围为25mm。其主要由固定测头、螺母、固定套管、锁紧装置、测微螺杆、微分筒、活动测头、调整量具、管接头、弹簧、套管、量杆几部分组成。主要是用来对内尺寸的测量,而且往往要接杆使用,有测微头与接长杆的不同组合得到不同的测量范围,通
接管式内径千分尺特殊定制
内径千分尺的结构特点:
内径千分尺的结构特点:
内径千分尺的测量下限有50mm、75mm、150mm等,测量上限至5000mm。单体内径千分尺的示值范围为25mm。其主要由固定测头、螺母、固定套管、锁紧装置、测微螺杆、微分筒、活动测头、调整量具、管接头、弹簧、套管、量杆几部分组成。主要是用来对内尺寸的测量,而且往往要接杆使用,有测微头与接长杆的不同组合得到不同的测量范围,通常50-5000mm.
所生产的内径千分尺可分为普通内径千分尺和杆式内径千分尺,前者又称为带量爪内径千分尺,也称内测千分尺,适用于测量孔径不大的测量,这种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套筒的刻线方向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当微分筒转动时候,是测杆带动左边的量爪移动。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方法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测量孔径方法: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承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摆动,找出尺寸。然后,在孔的轴向截面内摆动,找出尺寸。此调整需反复几次进行,后旋紧螺钉,取出内径千分尺并读数。测量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时,应沿多方向摆动千分尺,取其尺寸为测量结果。
测量时注意事项:
测量时必须注意温度的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避免测量过程时间过长和用手接触内径千分尺。尤其是大尺寸测量时要特别注意。由于内径千分尺没有测力装置,要掌握好测力的大小。要刚好接触到被测表面,避免旋转力过大损坏千分尺或造成很大误差。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时,被测表面必须擦拭干净同时每一截面至少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深孔要适当增加截面数量。
测量触头和圆锥构件的区别
由于随着圆锥角变陡峭而测量触头在圆锥构件的圆锥面上滑动时对滑动面施加的负荷增大,测量触头在圆锥构件上滑动的部分产生的摩擦力大于以往,因此,有可能导致测量触头及圆锥构件的耐久性降低。另外,以往测杆的移动量与传递到测量触头的移动量为相同的比率,但若圆锥构件的圆锥角变大,则测杆的移动量被传递到测量触头时会放大。即,由于以测杆较少的移动量使测量触头移动较大,因此,存在测量精度恶化这样的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