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换汽车润滑油时,广大车主朋友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选择适合爱车的润滑油。润滑油应根据 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既不能在要求较低的 发动机上使用过于的机油,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机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 发动机上 。润滑油的选择可在厂家推荐的基础上向上升一级,或选用合成机油性能更佳 。
要注意的是,新车好使用黏度较低的机油,比如0w-40、5w-40和10w-40等,这样可
长城车用油代理
在更换汽车润滑油时,广大车主朋友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选择适合爱车的润滑油。润滑油应根据 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既不能在要求较低的 发动机上使用过于的机油,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机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 发动机上 。润滑油的选择可在厂家推荐的基础上向上升一级,或选用合成机油性能更佳 。
要注意的是,新车好使用黏度较低的机油,比如0w-40、5w-40和10w-40等,这样可以使使润滑油的流动更快,减少启动时的磨损 。如果是在高温季节或 发动机已经磨损到一定程度的,就要选用高黏度的机油,比如15w-50等,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厚的油膜,维持机油的压力,并减少机油消耗 。
其次,现在市场上有冬夏通用的机油 。通用机油无论温度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较稳定的润滑性能,对 发动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这种油是好的选择 。
现如今市场上的润滑油玲琅满目,在选择润滑油的时候其实也有许多困扰。润滑油的粘度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润滑油的粘度越大越好吗? 我们都知道,机油粘度过低,即较稀,很容易出现亮红灯、润滑不良的现象,有人就误认为机油越粘越好,甚至判断一种机油油质好坏也仅仅以粘度为标准,因此误用机油的现象比较普遍。
其实对于某一辆车,使用合适的级别及粘度有利于加强其密封性,效果会好一些。但对于大部分车辆,考虑节能及排放方面,倾向于选用低粘度油,因为高粘度油流动性较差,尤其冬天,车辆难以启动。
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解析润滑油的黏温性
润滑油的黏度,是指润滑油稀稠的程度。温度的高低对润滑油的黏度影响很大,温度高,润滑油的黏度降低,温度低,润滑油的黏度升高,这种因为温度升降而改变黏度的性质叫做黏温性。
较稀的机油形成的油膜较薄,阻力小、流动性佳,适合在低温、低负荷、较高速度的情况下运转。较稠的润滑油由于流动性较差,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损失在克服润滑油内部阻力上,但它能够在机件表面形成较厚的润滑膜,故此适合在较高温度、重负荷、较低速度的情况下工作。
润滑油的黏度会随温度发生变化,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桶机油在冷天我们会感觉它变稠,在热天我们会感觉它变稀。润滑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叫做润滑油的黏温性能,这一特性的量化指标叫做润滑油的黏度指数。
根据黏度指数不同可将润滑油分为三级: 35—80为低黏度指数润滑油;80—110为高黏度指数润滑油;黏度指数超过110即为特高黏度指数的润滑油。现在轿车上使用的发动机油都要求是特高黏度指数的润滑油。黏度指数越高代表机油黏度随温度变化越小,对气温的适应范围越宽。即低温(零度以下)流动性好,容易启动,冷启动保护好;发动机温度高,或环境温度高(例如:沙漠表面温度达到70度)时,机油黏度不会大幅下降,仍能有效地保护发动机。

润滑油基础油首要出产进程
润滑油基础油首要出产进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首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添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基础油标准。矿产型润滑油的出产,重要的是选用佳的。 矿产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含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生物基础油(植物油)正越来越受欢迎,它可以生物降解而迅速的下降环境污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