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症状表现
(1)腹泻:轻重不一。轻者每日3-4次,重者每日次数多达30余次。粪质多糊状及稀水状,混有粘液、脓血。
(2)轻型及病变缓解期可无,或呈轻度至中度隐痛,少数绞痛。
(3)其他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表现:急性期及急性发作期有低度或低中度发热,重者有高热及心动过速,病程发展可出现消瘦、衰弱、、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不良的表现。肠外表现 :常
补脾益肠丸功效
2、症状表现
(1)腹泻:轻重不一。轻者每日3-4次,重者每日次数多达30余次。粪质多糊状及稀水状,混有粘液、脓血。
(2)轻型及病变缓解期可无,或呈轻度至中度隐痛,少数绞痛。
(3)其他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表现:急性期及急性发作期有低度或低中度发热,重者有高热及心动过速,病程发展可出现消瘦、衰弱、、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不良的表现。肠外表现 :常有结节性红斑、,口腔粘膜溃疡、慢性活动性,溶血性等状态异常之改变。
(1)轻中度溃疡性结柳氮(SASP)口服,剂量从大到小,维持服药1-2年。
(2)重型或暴发型患者应选用上腺皮质(如、米松,强的松等),可静脉滴注或口服,也可保留灌肠,视病情而定,一旦症状缓解,改福SASP。
(3)特别严重,,顽固性全结等无效,或并发癌变,需转手术。
6、中医诊断
(1)脾虚泄泻证是指因脾阳气虚而致运化失常、作泻的中医病证。
(2)表现为食后脘腹饱胀、腹泻、泻下不消化物,常伴消瘦、神疲倦怠、面色萎黄,手足皆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1.病因病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 、体弱久病 —》湿邪困脾、清浊不分、运化失常—》脾虚运迟—》久泻。(5)原则:脾主运化,脾虚则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致泄泻,故中医认为脾虚泄泻证以脾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是其标。治以补脾为先,佐以化湿、、去瘀、;因此补脾是关键。
2.溃疡性结(脾虚泄泻证)常反作,时作时止,有发作期、缓解期之分: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湿热、积滞之邪壅,见、发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里急后重;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里急后状消失,仅偶有腹泻、或、或偶有少量黏液便等症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