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的要点:要把握原则,划分网格科学化
一是完整性。要以社区、单位为基础,将街道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建立纵横有致、节节相连的网格体系,既要边界清晰、无交叉,又要避免遗漏、无盲点。二是便利性。依据地理状况、道路走向、区域属性、人口分布等要素,合理划分,确保管理便利。三是均衡性。既要考虑好网格面积的大小,又要兼顾网格内人口数量和实际工作量。四是差异性。根据网格内社会管理
综合信息管理软件
网格化管理的要点:要把握原则,划分网格科学化
一是完整性。要以社区、单位为基础,将街道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建立纵横有致、节节相连的网格体系,既要边界清晰、无交叉,又要避免遗漏、无盲点。二是便利性。依据地理状况、道路走向、区域属性、人口分布等要素,合理划分,确保管理便利。三是均衡性。既要考虑好网格面积的大小,又要兼顾网格内人口数量和实际工作量。四是差异性。根据网格内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的不同状况,可以将网格评定为一般管理、重点管理、综合治理等不同等级,以突出管理重点,提升管理实效。
通过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构建社会管理、城市运行管理、政务服务、以及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辖区内人、地、事、物、组织、民情等的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在统一标准的框架下,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共享应用和空间可视化,实现电子政务异构系统的整合。推进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在基层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基层行政工作、业务工作的统一化、简易化和gao效化。为网格化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业务的开展提供数据和应用系统支撑,推动实现全区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智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目标。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即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通过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手段,创造社会管理新模式,促进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新突破,为当地的服务变革创造良好的条件。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zhi政为民。
网格化管理以服务管理为目标
网格化管理以服务管理为目标
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理念的。当前,要突出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由“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服务管理”转变,尤其应彰显网格的社会服务职能,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使社区居民能积极参与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去;
2、实现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注重转变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从单一职能管理到多元职能管理;主动调动网格中企业的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力量,体现多元治理和共建共享。
3、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提升成都市的社会治理能力,通过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现网格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