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采用氮气间接置换方案:先用氮气置换管道中的空气,投运时再用置换管道中的氮气输气管道。置换合格后用氮气对管道开始气密实验直至合格,试验压力为运行压力。
1)管道具备置换条件;
2)将氮气瓶与管道始端连接合格;
3)开启进气阀门,向设备内充入氮气;
4)同时打开管道末端放空阀,排出空气;
5)用检测仪在放空口处检测氧气含量,合格后关闭放空
液氮置换施工
管道采用氮气间接置换方案:先用氮气置换管道中的空气,投运时再用置换管道中的氮气输气管道。置换合格后用氮气对管道开始气密实验直至合格,试验压力为运行压力。
1)管道具备置换条件;
2)将氮气瓶与管道始端连接合格;
3)开启进气阀门,向设备内充入氮气;
4)同时打开管道末端放空阀,排出空气;
5)用检测仪在放空口处检测氧气含量,合格后关闭放空阀;
6)继续向设备内充入氮气,缓慢升压至运行压力,做严密性试验;
7)严密性实验合格后,将氮气储存在设备内,置换完毕。
管线氮气置换作业如下:
(1)置换步骤如下:一般用15Mpa的纯氮气进行置换,置换至氨区所有容器内氧气的含量1%。具体步骤:用15Mpa的氮气气源进行置换;用氮气把氨区所有容器加压至390Kpa;在推进置换中当氧含量检测仪检测到的氧含量由21%下降时,表示空气和氮气混合段到来。打开排放至排放管线阀使容器内压力减小至50Kpa;一般重复3-4次直至所有容器、管线中氧气的含量1%。
(2)管线氮气置换系统安排
(3)氨压缩机出口段与软管相接处手阀,此段单独氮气置换,由氮气注入。(4)液氨进料管线、液氨储罐及氨气至液氨卸料压缩机进口段管线、罐段管线、与软管相接处阀门、液氨至氨气蒸发器段管线、上相近储罐之阀、氨气至氨气稳压罐管线、减压阀前、氨气从氨气蒸发器进入管线;开启该系统内阀门,注入氮气,进行系统氮气置换。注氮作业现场周围设20米范围警戒区,并设置明显警戒标志,与注氮作业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氮气置换的合格指标
1)合格指标:末端排放口含氧量≤2%;
2)检测仪器:便携式含氧量测试仪(应在鉴定合格有效期内);
3)检测频次和判别:连续3次、每次间隔5分钟,均2%为合格。
4)管内压力
置换前管道应进行干燥工序,而且达到干燥的质量标准;
置换中必须控制注入的氮气温度不能小于5℃;
置换后必须保证合格指标:含氧量不能大于2%;
环保措施
尽量减少氮气和空气的混合;
控制排放和检测的时间,以减少排放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