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耐油氟胶板
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两段混炼法是指两次通过密炼机混炼压片制成混炼胶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橡胶含量超过50%得胶料,可以避免一段混炼法过程中混炼时间长、胶料温度高的缺点。第‘S一阶段混炼与一段混炼法一样,只是不加硫化和活性大的促进剂,一段混炼完后下片冷却,停放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进行第二段混炼。混炼均匀后排料到压片机上再加硫化剂,翻炼后下片。维通型氟橡胶是丁二烯经溶液聚合制得的,顺丁橡胶具有特别优异的耐寒性、性和弹橡胶轮胎性,还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分段混炼法每次炼胶时间较短,混炼温度较低,配合剂分散更均匀,胶料质量高。
耐燃性
氟橡胶遇火能燃烧,离火即自熄。 氟橡胶配合的技术
氟橡胶的配方一般是由生胶、吸酸剂、硫化剂、促进剂、补强填充剂、加工助剂等组成的。交联结构:线型分子通过一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架桥而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随着硫化历程的进行,这种结构不断加强。这样,链段的自由活动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长率下降,强度,弹性和硬度上升,压缩永S久变形和溶胀度下降。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
物理和机械性能
随硫化配方和硫化条件的改变,氟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
(1)氟碳类氟橡胶的拉伸强度较大,一般为10~30MPa,而诸如氟硅橡胶、羧基亚硝基氟橡胶、氟化磷腈橡胶、聚酯类氟橡胶等的拉伸强度低些,一般为7~10MPa,前者的拉断伸长率为150%~300%,后者可达500%以上;
(2)氟橡胶的邵尔A硬度较高,这是其分子刚性较大所决定的。其硫化胶邵氏硬度一般都在60以上,常用的硫化胶(制品)硬度为70~85,氟硅橡胶等稍低,在50以上。
(3)氟橡胶的性良好,但其导热系数较小,用作动密封件时要适当注意,如采用导热填料或冷却等措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