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
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
社区绿化养护
立体绿化
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以及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等,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无论是空间组织、建筑布局、筑山理水,还是植物配置、意境营造都有其因循的规律。另外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进行园林绿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居住区的绿化造景要1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居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然后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美化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

绿化作用
减噪。声音在空旷的地区以340米/秒的速度向四周传播。遇到植物的阻碍时,立即由直线传播变为分散式传播,其强度变弱。测定结果证明,一个中等度的森林能使噪声的强度减少10~13分贝,茂密森林可减少18~20分贝,通常的街心花园也能使噪声减少4~7分贝。绿化注重植物栽植和实现生态效益的物质功能,同时也含有一定的"美化"意思。故树木与植物能起到隔音墙与消声器的作用。马路两旁及住宅的周围多栽植乔、灌木能极有效地防噪声污染。
灭菌。不少植物不仅能分泌粘液滞留空气中的细菌,有些植物还能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杀菌素,所以多种植树木和花草可以减少借助于空气传播的某些疾病。
改善地区微小气候。植物通过阻挡太阳辐射,调节气温与温度来改善微小气候。茂密的树冠能阻挡太阳的辐射,同时部分阳光可被树木和其他植物吸收和反射,从而使通过树叶间隙透入地面的阳光明显减少,一般只透过 5~40%。就其组成而言,草坪是草坪植被的简称,是环境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场所。绿化地区的太阳辐射温度比非绿化地区降低14%左右,这样便减少了炎热程度和严重的日晒现象。
各种植物,特别是树木有蒸发水分的功能。当绿叶表面蒸发水分时,需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故一般森林中的气温比城市内低3~5℃。冬季昼间,绿化地带的树枝和树叶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在晚间将热量放出,所以冬季森林地区的气温比非森林地带的温度高0.5~1℃。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新的监测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园林绿地面积逐渐扩大。绿化有使冬暖夏凉的调节作用。
植物,尤其是阔叶树,在生长过程中,每昼夜可蒸发大量水分。通常在森林地区大气的湿度比非森林地带高7~14%。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