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京纷纷开始在公共场所安装AED。
演员高以翔在真人秀节目录制中猝死的新闻,让许多人次知道了心源性猝死以及AED。
想要以快时间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就要用除颤仪进行除颤。通过给心脏施加一注脉冲电流,一声令下喝止心脏所有电流活动,结束当下异常的心律,然后等待心脏重启。
在医院,这一措施很容易实施。实际情况是,很多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医院之外。
据统计,90%的
除颤仪耗材电极片
杭州、北京纷纷开始在公共场所安装AED。
演员高以翔在真人秀节目录制中猝死的新闻,让许多人次知道了心源性猝死以及AED。
想要以快时间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就要用除颤仪进行除颤。通过给心脏施加一注脉冲电流,一声令下喝止心脏所有电流活动,结束当下异常的心律,然后等待心脏重启。
在医院,这一措施很容易实施。实际情况是,很多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医院之外。
据统计,90%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场所,如车站、购物商场、体育场、游乐场等。
这时候,有着“傻瓜除颤仪”之称的AED成了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神器”,经过简单的培训,普通人也能借助AED抢救患者。
但这样的推广力度够吗?人到底需要多少台AED才能满足急救需求?装上AED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每天都在996中度过的打工人不由得担心:万一哪天我倒下了,能及时用上AED吗?
河南一中学学生,突发心脏骤停在教室,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长沙一名初三学生,在体考一千米测试过程中猝死。重庆一高中生,军训期间突感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抢救后无效身亡。 广州某小学,一名学生在进行足球赛时突然倒地,送医不治身亡。……
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永远定格。
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学校,都是沉重的打击。
当这样的事件一次次发生,我们除了心痛和惋惜,更要反思。
不要让悲剧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
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脑部及其他重要的供血中断。若没有及时抢救,则会引起生命危险。
它到底有多么可怕?
据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
由于很多人缺乏急救知识,在被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许多鲜活的生命错过了佳的救治时机。
当生命以分钟开始,我们真的只能束手无策吗?
当然不能。
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AED。
它却是心源性猝死的“救命神器”。
或者仅仅是在下一次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不慌乱地寻找人员的救助。 就已经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了。 我们衷心地希望,当下一次“240S”开始时,力所能及可以替代无能为力。
猝死不嫌你年轻
一度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
按理来说,因为年轻人的身体状况相比老年人要好很多,如果不是患有某种类疾病,心源性猝死不应该这么快找上年轻人。
但在996、内卷化的当下,加班、熬夜,好像成了许多年轻人生活中的常态。
猝死的阴影也随之向着年轻人移动了。
相关统计显示,当心脏骤停后,如果不能及时施救,患者的存活率将在4分钟后大幅度下降,身体也将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但在黄金4分钟里,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尽早使用AED,患者将有50%左右的几率转危为安。
今年8月,重庆一名23岁的女生就在值班时突发心源性疾病,离世了。
还是像花一样的年纪,正是尽情规划自己的生活,在职场上大展拳脚的时候。
而现在,关于未来的一切美好构想都无从谈起了。
更让她姐难过的是,心源性猝死甚至已经开始威胁学生们的健康了。
此前,有媒体报道了一起发生在广州的猝死事件。
小钱,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在学校里参加5人制足球比赛。
下半场比赛开始还不到1分钟,他突然倒在了地上。
刚倒下的时候,小钱还发出了一些细微的哭声,但很快,哭声就越来越小。
等到校医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按压的时候,小钱已经开始全身颤抖,几乎摸不到脉搏了。
次日凌晨,他因为心源性猝死,在医院被宣告,没能再望一眼清晨的太阳。
小钱父母一遍遍翻看学校的监控录像,然后发出了一句又一句的质问:
早发现孩子倒地的老师,为什么没能立即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学校买的AED除颤仪,明明可以用于急救,为什么没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