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原理
镀层主要镀在镍镀层上,镍镀层(低应力镍、半光亮镍、光亮镍、化学镍)3~8.9μm,作为金和铜、铁之间的阻挡层,主要作用是防止金与铜、铁之间相互扩散。底镀层的亮度和整平情况对改善薄金层亮度有明显作用。金也可镀在铜、黄铜等基体上,但长期使用后铜会扩散到金镀层,失去金镀层的作用。对钢、铜、银及其合金基体而言,金镀层为阴极性镀层。镀层的孔隙影响其防护性能。根据预镀零件基
希有金属回收厂
镀金原理
镀层主要镀在镍镀层上,镍镀层(低应力镍、半光亮镍、光亮镍、化学镍)3~8.9μm,作为金和铜、铁之间的阻挡层,主要作用是防止金与铜、铁之间相互扩散。底镀层的亮度和整平情况对改善薄金层亮度有明显作用。金也可镀在铜、黄铜等基体上,但长期使用后铜会扩散到金镀层,失去金镀层的作用。对钢、铜、银及其合金基体而言,金镀层为阴极性镀层。镀层的孔隙影响其防护性能。根据预镀零件基体材料的不同,镀金工艺过程也稍有差异。在铜和铜合金上需要镀上→层光亮镍→闪镀金→镀金;在铁及铁合金基体上需要镀→光亮镀镍→闪镀金→镀金或镀暗镍→光亮镀镍→闪镀金→镀金;在不锈钢上镀金需要进行活化处理,迅速水洗后再闪镀金;对于镍或高镍合金上镀金需要用闪镀镍后迅速水洗再闪镀金。闪镀金的目的是使镀金与基体的结合良好,常采用酸性溶液,用蒸馏水清洗后再镀金。闪镀金对厚度超过5μm的镀金层尤为重要。
从镀金废液中回收金
镀金废液一般都会含有qing化物,处理的方法包括电解法、置换法、吸附法等。经回收金后的尾液,还应处理再生,达到无毒时才能排放。
(一)电解法:废镀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金离子迁移到阴极并在阴极上沉积析出。电解设备可用开槽或闭槽电解。
1、开槽电解法:将容器中的废液加热到90左右,以不锈钢板作电极,将槽电压控制在5~6V进行电解,直至溶液中的含金量降到一定程度后,再换新的废液再行进行。当阴极上的金沉积到一定厚度后,刷取下来,熔炼铸锭。
2.闭槽电解法:该法操作时,先将含金废液在设备内循环10min,调整硅整流器,使槽电压在2.5V时进行电解。直至废液中含金量降低到一定求值,再换上新的含金废液继续电解,直至阴极上沉积一定厚度的金时为止。打开提金电解装置,取出阴极刷洗出金泥、烘干、熔铸成锭。
(二)置换法:置换法适于处理含金废电镀液和冲洗水。含金废液需要酸化处理,控制pH=1~2。继而用蒸馏水稀释5倍,而冲洗水不再稀释。
(三)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对金qing络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用活性炭处理废液时,一般认为废液中NaAu(CN)2被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吸附过程。活性炭孔隙度大小直接影响其活性的大小,炭的活性愈强对金吸附能力愈大。常用的活性炭的粒度有-10~+20目和-20~+40目两种。
沉金厚度一般在0.025-0.1um之间。金应用于电路板表面处理,金的导电性强,防氧化性好,寿命长,而镀金板与沉金板根本的区别在于,镀金是硬金(),沉金是软金(不)。这其中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沉金与镀金所形成的晶体结构不一样,沉金对于金的厚度比镀金要厚很多,沉金会呈金黄色,较镀金来说更黄(这是区分镀金和沉金的方法之一),镀金的会稍微发白(镍的颜色)。
2、沉金相对镀金来说更容易焊接,不会造成焊接不良。沉金板的应力更易控制,在陶瓷封装领域,沉金会更好处理。
3、沉金板只有焊盘上有镍金,趋肤效应中信号的传输是在铜层不会对信号有影响。
4、沉金较镀金来说晶体结构更致密,不易产成氧化。
5、随着陶瓷线路板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像斯利通陶瓷线路板线/间距(L/S)分辨率可以达到20μm,镀金则容易产生金丝短路。沉金板只有焊盘上有镍金,所以不容易产成金丝短路。
6、沉金板只有焊盘上有镍金,所以线路上的阻焊与铜层的结合更牢固。工程在作补偿时不会对间距产生影响。
7、对于要求较高的板子,平整度要求要好,一般就采用沉金,沉金一般不会出现组装后的黑垫现象。沉金板的平整性与使用寿命较镀金板要好。
这也是很少有客户会选择镀金的原因之一,沉金陶瓷高频板在通信领域被大范围应用,5G时代的到来,这一块的需求将会井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