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低同等厚度下,重量是水泥砂浆的四分之一,是传统石膏基自流平的二分之一,有效减少建筑载荷。石膏基自流平起源于欧洲,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采用石膏基地坪材料,到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已经非常规范和成熟了。收缩率仅为0.02%,有效解决因水泥砂浆因热胀冷缩引起开裂空鼓,可解决目前国内地暖系统中水泥砂浆开裂、导热率偏低、易损坏热水管道等问题。密度仅为1600kg/m
石膏自流平厂家
密度低同等厚度下,重量是水泥砂浆的四分之一,是传统石膏基自流平的二分之一,有效减少建筑载荷。石膏基自流平起源于欧洲,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采用石膏基地坪材料,到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已经非常规范和成熟了。收缩率仅为0.02%,有效解决因水泥砂浆因热胀冷缩引起开裂空鼓,可解决目前国内地暖系统中水泥砂浆开裂、导热率偏低、易损坏热水管道等问题。

密度仅为1600kg/m3左右,相比传统混凝土干密度2400kg/m3,可减重30%,有效降低建筑载荷,提高建筑抗震等级,降低建筑物设计成本。所以细算下来石膏基自流平的综合费用比水泥自流平的综合费用少。施工厚度超过5mm往往会产生收缩开裂,难以进行水泥自流平高厚施工,楼层地面抬高找平、地暖回填找平近乎全部使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传统材料,施工效率低下,找平精度低,事实上石膏基自流平作为地面找平层,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地暖系统中水泥混泥土对铜管的腐蚀现象,欧洲开始采用石膏基地坪材料,

水泥自流平流动性差,施工后还需二次找平,后期装修还需要做10cm左右的垫层。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可克服的难题,开裂、起灰、起砂、空鼓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对于高差较大的地面难以进行一次性找平,需先以混凝土或水泥地面砂浆找平后再用水泥自流平找平,增加了施工工序及人工、管理成本等。经过20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地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80年代后期的石膏企业已经开始制定了地暖应用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规范,随着石膏基自流平产品的逐渐成熟,

(作者: 来源:)